见苏梨进来,李秀文朝她伸手,温柔道,“梨梨过来,见见你堂伯父和堂姐。”
她把苏梨介绍给傅鹏达和傅明珠。
傅鹏达笑说,“之前见过了,梨梨个子好高,一看就是我们傅家的人。”
傅明珠接过话头,暗戳戳内涵苏梨胆小怯懦,上不了台面,“之前在花园里见过,梨梨好像有些怕生,见到我们都不说话。”
她注意到苏梨修剪了头发,精致时尚了些许,不过这又如何,不还是瘦竹竿、土包子?
李秀文善良,不以恶意揣摩人,只替苏梨辩解,“梨梨初来乍到,过两天熟了就好了。”又和苏梨说,“你堂姐和你同年,只比你大两个月,你们应该有不少共同话题。”
苏梨不驳李秀文的面子,乖乖说好。
傅鸿书温声嘱咐苏梨,“梨梨,你是我们傅家人,以后凡事有我们撑腰,大可不必害怕,知道吗?”
“我知道了,爷爷。”苏梨温顺应声,又冷漠看了傅明珠一眼。
傅明珠本来一直在观察苏梨,冷不防被苏梨盯上,心里一突,忽然有种什么都被苏梨看穿的感觉,顿时脊背一凉。
话题一时围绕苏梨。
傅鹏达问,“梨梨准备在哪里上学?上公立还是私立?”
“梨梨应该还是想上公立吧?四中是我们这里最好的公立高中了,不过隔得远,梨梨也许会害怕。要不然上附近的七中?”傅明珠热情地接口,不管怎样,在傅鸿书一家面前,她的形象要维持住。但她表面体贴着,实际字字句句小看苏梨。
“我也打算让梨梨先上七中适应适应,离家近,环境也好,”傅鸿书转向苏梨,“梨梨,你觉得怎么样?”
李秀文担心苏梨有别的想法,补充,“或者你有自己想上的学校吗?”
苏梨淡定回应,“我想上美嘉实验,高二。”
“美嘉实验?”傅明珠差点笑出声来,觉得苏梨不自量力。她压住自己的想法,装作体贴的样子,“梨梨,你可能不知道,美嘉实验是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只有国际班,都不参加国内高考的,只对接外国大学。有些课程是纯英语教学,课本都是英文的。”
这种贵族学校,只适合她这种天之骄女,苏梨一个乡巴佬,凑什么热闹?而且苏梨直接说要上高二,没有高一的基础,高二还不听天书,简直可笑!
傅鸿书和李秀文都不大喜欢傅明珠的那个笑。他们也听出来傅明珠话里话外的意思,只是心里确实有些怀疑苏梨的学习能力,于是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反驳。
苏梨看了傅明珠一眼,冷而从容,“我知道。全世界不是只有你是聪明人。”
她知道美嘉实验是幼儿园到高中自成一体的外国语学校,也知道高中部只有国际班,学生以后基本都要出国留学。她现在就想上美嘉。
这话不客气,傅明珠顿时尴尬了,紧接着怒从心起。
傅鸿书和李秀文这才觉得心里堵的一口气出来了。眼见傅鹏达脸黑了,傅鸿书说,“梨梨刚来,就知道美嘉,看来是做了功课。想上就上,爷爷帮你安排补习班。”
“爷爷,”苏梨放柔了声音,安静道,“我想有时间探望爸爸,所以可能暂时不需要补习班。您不用担心,我跟得上,而且不是有堂姐吗,她会帮我的。”
傅明珠心里的白眼都快翻到天上,想着果然是乡巴佬,虚荣,轻浮,牛皮快要吹上天。
她脸上笑着,“我当然会尽心帮助梨梨。”
苏梨无视傅明珠,看向傅鸿书,“爷爷,堂姐应该也是上的美嘉吧,那我就和她一个班了。”
“好,梨梨说的算。”傅鸿书答应着,心里还是有些担心苏梨跟不上,哭鼻子。
傅明珠心里冷笑,原来是想和她比着来,乡巴佬也配?等到了学校,有你好看。
傅鹏达父女离开之后,苏梨回到房间,终于有时间拆礼物。
傅鸿书和李秀文送的,都是寻常送女孩子的东西,有漂亮的裙子,包包,和首饰。
苏梨换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对着大穿衣镜照了照。裙子很合她的身材,乖巧又不失可爱,很漂亮。
苏梨的初高中学校都禁止女生穿裙子,而她节约,不忍她爸太辛苦,从不乱花钱,放假也穿的学校的那几套。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穿过裙子了,越看这条裙子越喜欢。
哪个女孩不希望自己香香软软地穿着漂亮裙子呢?
美嘉的女生校服也是英伦风的裙子,很好看,她很快可以穿上了。
晚饭是傅鸿书夫妻和苏梨祖孙三人一起吃的。
李秀文一个劲地用公筷给苏梨夹菜,温柔解释着,“你二叔在公司附近有房子,有时候工作忙就不回来了。你三叔……”
她这会儿才想起来自己的小儿子,问,“你二叔和你介绍过你三叔吧?”
苏梨想起傅谨思那张精致的脸,和傅谨知嫌弃的语气,忍不住心生同情,应声,“说过的。”
李秀文笑说,“你三叔是个明星,你们女孩子应该喜欢。他在国外开演唱会,已经在努力赶回来看你了。”
苏梨吞下嘴里的燕窝,点头,“我们班很多女生,都用三叔的照片当壁纸。”
儿子受欢迎,李秀文觉得开心,脸上的笑意又多了些。傅鸿书问,“你们班的同学都有手机,你有吗?”
没等苏梨回答,傅鸿书又说,“我给你买部新手机。”
李秀文表示赞同,“梨梨喜欢什么颜色的?”
苏梨能感受到他们热烈的爱意与关心,轻轻一笑,“奶奶给我挑吧,您挑的我一定会很喜欢。”
傅鸿书和李秀文心里都是又酸又软,觉得苏梨真是个乖孩子。乖孩子从前受苦了,以后他们一定不会让她再吃一点苦。
不只是新手机,苏梨回房间没多久,李秀文又给她送来了一套价值不菲的护肤品,担心她不会用,耐心教了一番。
敷完面膜后,苏梨早早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从床上起来,有些怔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