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居乐(2 / 2)撩了个假和尚首页

转念又后悔起来,入漳阴之时自己只是无意之间瞥见一座城门佛寺,昨日晚间随口一讲,哪知今晨就听殿下说要去。

此前从未见殿下又信佛之举,如今在这异国他乡、冰天雪地又要去拜佛上香,况且两人是偷跑出来,又雇不到车轿,只能步行前往,申儿是怎么也想不通,从昨日一起身,殿下整个人就怪怪的。

*

居乐寺不大,拢共不过两进庭院,外加院后的一座佛塔,佛塔两周修有庭轩,未多加修饰,只有青砖和掉了朱漆而略显斑驳的阑干。

正殿中寺中和尚正在“打佛七”,皆禅坐入定,诵经念佛声音不时飘出。

转过游廊,楚泺跨进观音阁,就迎上来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眨巴着大眼睛道:“施主为何而来?”

是了,凡进庙宇之人,皆是有所求,求平安求姻缘求子嗣。要不然就是还愿,先前在佛前求过之事实现,都是要来还愿的。

那就……

“为还愿而来。”怔愣片刻,楚泺轻声而坚定。

虽然她并没有在佛前许过愿,那就是菩萨大士怜幸她,合该来拜谢的。

申儿将糕点摆上贡案,小沙弥点燃三炷香,递给楚泺。

“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慈悲之心普渡众生……”小沙弥站在一旁,闭目诵念。

楚泺拈香跪于蒲团上,抬眼望见慈眉善目的观音像。

刹那之间,她脑海中闪现千万种画面。

幼时第一次懵懂知晓何为男女之别,夜间四下无人之时,她捏着母妃的衣裙,问:“为何泺儿分明是女儿身,却要着这皇子服?”

后来偶然间她听闻后宫传言,说其生母静嫔身为皇后胞妹,却在皇后有孕期间频繁来往后宫,使意得了龙脉,皇后诞下太子几日后,静嫔也有了二皇子楚泺。

待长大一些,同窗而学,太傅教授文之论要,举例国事,散学后留下课业——以“水能载舟还是覆舟”写一篇文章。她伏案五更写出三千大论,几日后太傅当众赞赏太子,手中捏着的是她写的文章,纸头赫然是太子之名。

再大一些,皇子得以入朝旁听。东楚临水,水祸频发,时常殃及无辜百姓,朝堂上下为此头疼数年。她一封“分而治之,共引广海”奏折呈上,翌日朝中大臣无不称赞,口中还是太子之名。

海上盗匪猖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临海百姓苦不堪言。她翻遍史书,遍寻平匪良策,海寇之祸平息数年。皇帝封赏,封号礼单连夜送往东宫。

……

如此,东楚太子才名遍传四国。

终于,去岁晋楚大战,楚帝亲征,兵败被俘。西晋以此威胁,要赔款,要割地,还要名满天下的东楚太子。

皇后来找她,说:“泺儿身为皇室血脉,岂能不顾陛下安危?”

满朝文武来找她,说:“太子乃储君,是国之重脉。此一去,二殿下实乃大楚头等功臣,日后史书上该有二殿下一笔。”

马蹄哒哒,东楚驶向西晋,载着的是个假太子。

……

香灰落在楚泺手上,她无动于衷。

为质四载,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被人发现她的女儿身,她是假太子。

她过虑了,她掩藏得很好,没人发现。

只是第四年,东楚以“侵占边界”为名,毅然发兵西晋。

两军阵前,楚泺自城墙怆然坠下,千军万马铁蹄之下,她有个全尸吗?

楚泺不知道,她最后的记忆就是被踏扁的手指,骨血和在一起,一半黏在地上,一半黏在不知哪一匹马的蹄下。

然后再睁眼,就是昨日。

“小姐、小姐!”申儿轻轻晃她,“怎么哭了?”

楚泺一下子回过神来,三炷香在手中燃尽,她偏头瞧见满眼惊慌的小沙弥,轻声道:“无碍,只是香已燃尽,烦请小师父再为我燃香三柱。”

出阁门时,楚泺不小心被裙裾绊了一跤,险些摔倒,申儿惊呼出声,楚泺自嘲:“真是好久未着女儿裙,生疏了。”

——虽是女扮男装长大,静嫔在无人之时还是会给她换上各式各样的裙子,东楚民风开化,衣着打扮追求新鲜式样,于是楚泺穿过许多各色不一的衣裙,虽然只是穿上看一圈便换下来。

今日决意要来上香之后,她特地穿上久未着身的石榴裙,不光是拜谢还愿,更为了前路未测的这一世。

拜菩萨,也是拜自己。

出了观音阁,二人一时不查崴上一条青砖铺成的甬道,这会雪已经停了,许是寺中僧人来扫过,甬道上并无积雪。

走了几步,豁然已至后院,佛塔层檐斜飞,瓦砾堆雪,楚泺正准备唤申儿往回走,余光一转,却瞥见佛塔一侧的轩台之中有一人,着白袍禅坐不动,正一下一下敲着鱼鼓。从这望过去,只能瞧见一个侧影,清风拂过,发带轻轻扬起来,流转间金光时隐时现。

楚泺“咦”了一声:“竟是个‘半僧’。”

天地忽寂寂,木鱼传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