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2 / 2)戏魂未故首页

荀兮辞还在和尚易烟同台搭戏,宋临晖却很少再来听了,都是送拜帖专请唱堂会,每次荀兮辞去唱堂会,都能看到不同的人在台下笑里藏刀,后来便一样能推则推——而且吴鸢也不喜欢荀兮辞去唱宋临晖的堂会。

宋临晖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荀兮辞的每场戏都会送来十几个花篮子,又总抛些赏头来云卿班。

后来王玉琼揪了荀兮辞道唱腔,又给她教了些特色,荀兮辞也逐渐摸清了北平人的喜好。于是荀兮辞名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忙,说起来,也要算上宋临晖一份功劳。

电影虽然新颖,可一张票价抵得普通人家一周的收入,反观听戏,两三毛一张票,戏楼还包了茶水。

荀兮辞虽觉得看客不如往日多,却也没在意,只是偶尔下戏归家时,总看见有日本军队在街上游荡。

六七月份的时候,又见了次黎正敏。荀兮辞特地把尚易烟叫上,郑重地向黎正敏介绍尚易烟。

尚易烟一直不敢看黎正敏,一个劲儿地往荀兮辞后面缩。黎正敏看的好笑,道:“那么难堪的吗?好在我过两日便该走了,倒也扰不着你们了。”

荀兮辞愣了一下,问道:“啊?这四处兵荒马乱的,你能去哪儿啊?”黎正敏祖籍是陕西的,可这次却要去上海,他说,北平的戏,唱的是旧戏,他想去上海,唱新戏。

尚易烟歪着头,像是听明白了,又像是什么都没明白。

那晚月光恰好溜进黎正敏的眼中,恰似少年应有的模样。

黎正敏送了尚易烟和荀兮辞一人一把折扇,扇面是黎正敏亲自画的,尚易烟的上面画了牡丹,背面写了句“少年春衫薄”,荀兮辞道上面画着芍药,背面写了句“鲜衣怒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