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三章 交心之谈(2 / 2)逆天换明首页

“你也要向朝廷上奏疏。”毛文龙提醒道:“平常也就罢了,平辽这么大的事,必须要向朝廷汇报。”

现在的东江镇有些奇怪,虽为一镇,却有两个总兵,两位大帅。

郭大靖并没有和毛文龙讨论过这件事情,两人都假装湖涂,免得伤感情,只等着朝廷的安排。

朝廷如此做,恐怕也存着分镇而治的心思。说白了,也是对东江镇的一种拆分。

大概率的安排可能是分为辽东和辽西,由毛文龙和郭大靖分别坐镇,军队也分由二人统领。

不能一家独大,朝廷还是老思维、老手段。但东江镇再怎么分,本质上却还是一体。

至少在短时间内,毛文龙和郭大靖不会担心东江镇分裂。朝廷想拉拢东江镇的将领,也逃不过二人的眼睛。

“末将想再等一等,等彻底结束再上奏朝廷。”郭大靖对毛文龙的提醒欣然接纳,但还是不在乎的神态,“让文书代写一份也就是了。”

毛文龙知道郭大靖很少上奏,或许是觉得无话可说,也或许是为了照顾他。看他不以为意的样子,毛文龙也很无奈。

什么忠君报效的话,毛文龙不想唠叨。反正,说了也白说,郭大靖对于朝廷,对于皇帝,似乎有根深蒂固的怨念。

“阿英想封诰命,与阿秀齐平,沉氏又何尝不想。”毛文龙叹了口气,也说出了家里的麻烦。

可要他上奏讨封,显然还有些难堪。

但郭大靖却不这么想,反倒开口劝道:“大帅上奏朝廷试探一下,或许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朝廷认为大帅将耽于享受,就不会有太大的戒心了。”

要金要银纳美女修宅院,历史上很多人为了向朝廷表示无害,都这样做过。

说是自污也好,不思进取也罢。反正郭大靖认为,张嘴三分利,不给也够本。封妻荫子嘛,既然传统如此,郭大靖也乐得为家人争取一下。同理,毛文龙让沉氏满意,也不是件坏事。

酒喝到这个程度,两人说话更加亲近,都没有什么避讳,家事也能敞开了谈。

交心以前就有过,但形势不同,平辽之后的如释重负,使得毛文龙和郭大靖能够更加放松地谈论以往触及不到的内容。

“可惜,本帅的儿子不会走武将之路,却要科举入仕。”毛文龙有些苦恼,又有些无奈地摇着头,说道:“待诸事已定,本帅要上奏朝廷,回乡省亲。希望到时候,能够让他回心转意。”

“儿孙自有儿孙福,科举入仕和武将晋升,也说不上谁好谁坏。”郭大靖劝说道:“征战沙场,危险更多,大帅岂不要担心?”

读书人的道路完全固化了,除了做官,就没有别的目标了。那些改为他业的,就已经称不上是读书人了。

在东江镇,政务人员从接受培训,再到从基层干起,或许能够改变这个痼疾,但郭大靖看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