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渠弥看着郑忽怅然若失的模样,面色一喜。又接着说道:“世子之言,臣以为谬!何也?齐侯尝与君上诉以结亲之意,世子尺功未立,故不敢仰攀。今世子建大功,齐虽大国,结亲亦可也。世子安能以大国小国之念,错失良姻!”
见郑忽没说话,高渠弥又接着说:“若谐婚好,异日事有缓急,得此大国相助,亦是美事!”
郑忽看着眼前这位历史上干掉原主的狠人,现在却在拼命帮自己拉外援,心内一晒。
似乎心内挣扎了良久,最终还是被说服了,郑忽终于开口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高渠弥听郑忽这么说,知道这件事算是成了,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既如此,臣当为世子玉成此事。”高渠弥拍着胸脯向郑忽保证道。
其实,此时的高渠弥只不过与公子亹的关系比较好而已,对郑忽谈不上什么敌意,更没有犯上作乱的念头。如果当时原主能多加拉拢的话,高渠弥未必不能“迷途知返”,只不过后来随着原主的一系列决策失误,把高渠弥推向了对立面。
看着高渠弥告辞离去的身影,郑忽心中若有所思。
历史上,也正是由于这场夺位引发的内乱,使得郑国错失了崛起的良机,之后只能沦为日渐崛起的楚国的附庸,再之后在晋楚争霸中彻底沦为墙头草,最后被韩国灭亡。
其实,此时的郑国并不算弱,反而算是个强国,毕竟在春秋初期,能凑够千乘的国家可没有几个,郑国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郑庄公东征西讨,所以在中原地区,郑国那是响当当的大国。
但是随着晋楚齐秦等国不断蚕食周边领土,慢慢做大。到春秋中期,有两千乘的国家才算是强国,楚国更是号称五千乘之国。而此时可蚕食的领土基本已瓜分完毕,郑国失去了向外扩张的最佳时机,只能在千乘之国上徘徊,与周天子沦为难兄难弟。
一想到这,郑忽就握紧了拳头。
“吾绝不愿在夹缝中求存”这是郑忽此时的心声。
毕竟谁也不想靠着摇尾乞怜、谄媚逢迎过日子。
………………………………………………
高渠弥辞别了郑忽后,便急匆匆的去寻夷仲年去了。
二人相见,不等夷仲年开口,高渠弥直入主题,备道郑忽愿与齐结亲之意。将自己劝说郑忽的话又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夷仲年闻言大喜,道:“今日两国盟好,大夫之功也。吾代寡君谢之。”
高渠弥连称不敢,亦是大喜过望。
送走了高渠弥,夷仲年马不停蹄地前往老齐侯下榻之地。将高渠弥所说的话一一复述给老齐侯。
老齐侯听到夷仲年的复述,不由得喜上眉梢。
开口道:“今日小女能得此佳偶,大夫居功蹶伟。”
夷仲年连连拜谢,口称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