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情况下,坦克会用推拉的钢板将格栅板封闭,启用坦克内部的循环系统,至于氧气也是可以自制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部位和舱门一样,也是坦克防御最弱的部位。
目前二号坦克的车顶装甲只有20毫米,完全不能防穿甲弹的袭击。
坦克最厚实的部分还是坦克的前装甲,有80毫米厚,潘博文还没有遇到可以击穿坦克正面装甲的东西。
潘博文尝试着驾驶坦克开上了沙滩,结果如同智能系统分析的那样,坦克完全没有陷进去。
潘博文轻松的来了一个原地掉头,除了扬起大量的沙子,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潘博文放下了悬着的心,开始向海边驶去。
这个时候的大海还是很平静,碧蓝的海水很是清澈。
潘博文从摄像头中看向了海床,因为海水非常干净的原因,海底摇曳着的海草清晰可见。
由于毒雾只能降到地平线、海平线的位置,这些海草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海草的旁边还有一些小鱼,它们快乐的游着,非常的平静。
因为好多年已经没有出现那种陆地生物来进行捕捞了,它们对于危险的感知迅速退化。
潘博文拿出了通气用的软管,这是在庇护所时制作的。
过浅河的硬质软管已经让坦克吸收了,那种硬质的通气管长度是固定的,最多也就3米左右。
潘博文制成的这根软管有15米长,软管的一头连接坦克的通风栅栏口,另一头有着浮球,可以保证它始终浮在海面上。
软管中间是可以折叠的,自然状态下,它们会收缩在一起。
至于为什么长15米,是因为一号坦克的最大潜渡深度是15米,二号坦克还没有完全测试,但是肯定超过这个深度。
潘博文试着一点点进入水中随着坦克前部履带接触到海水,坦克上部的通风口自动进行了关闭。
智能系统随即对海水进行了取样分析,海水的成分与系统之前存储资料中的成分变化有些区别,看来也还是受到了毒雾的影响。
海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比原来也有所增加,按照智能系统的分析预测,海底生物存在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但是人类短期之内可以在海水中存活,可以进行游泳和潜水,但时间不易过长。
这些海水本身就具有腐蚀性,加上病毒和细菌的影响,现在的海水腐蚀性更强。
不过运气尚好的是,坦克的外部受到腐蚀后,可以通过消耗能量进行修复。
当然智能系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进行外加电流对抗腐蚀。这样的保护方式更加省力,能量消耗也会小很多。
坦克已经开出了一段距离,由于海床很浅,而且非常平滑,基本没有下降。
这几十厘米的水深,还没有淹过履带,不过潘博文还是将雷达探测系统打开,随时监测海床地形的变化。
随着坦克的继续深入,坦克开始慢慢潜入水中,直至最后只有软管还露在外面。
坦克的油耗也开始缓慢增加了,因为在海水中,坦克受到的前进阻力要大得多。
潘博文估算了下与海岛的距离,心里开始泛起了嘀咕,照目前的油耗,坦克可能刚刚能够抵达目的地。
正在潘博文估算着油耗时,坦克的前方突然出现了淡红色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