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珪带着点谄媚的迎接下,薛大元趾高气扬的踏进了候官县城。
潘盎亲自在郡守府门口迎接。
不过面对潘盎的时候薛大元一改刚才的傲慢,变得谦虚恭敬了许多,这种明显的差别让潘盎特别受用。
看来他还是挺尊重我这个郡守的。
后面的交谈自然是非常的顺利,潘盎对两份奏报一字不改直接加上了郡守印,也就是承认这份奏报的真实性。
晚上潘盎设宴宴请了薛大元,只是席上他说话滴水不漏只谈风月不谈任何实质性话题。
薛大元虽然不知道他具体在想什么,但也能看得出这是想和自己撇清关系。
这让他颇为遗憾,但也谈不上失望。只要这份奏报送上去就可以了,潘盎的态度不重要。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宴席结束后高珪偷偷摸摸的找过来。
高珪先是夸赞薛大元如何如何了得,又说两人即将成为同僚以后要多往来。
薛大元有些摸不透他的想法,就一直东拉西扯看他想做什么。
聊了许久之后高珪似乎不经意的把话题转移到了顾家身上,盛赞顾家的功绩和强大,表示自己对顾家的钦慕之情。
到了这会儿薛大元如何还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想通过自己攀上顾家这棵大树。
这种主动咬钩的鱼他怎么可能拒绝,话里话外不停的暗示只要你做的让我满意,我不介意给你一个机会。
高珪自以为成功,心中非常的激动,再说起话来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
他还没忘记捅了潘盎一刀,说郡守不让我和你们走的太近,以后咱们只能私下联络之类的。
通过他的描述,薛大元也大致知道了潘盎的想法。
这让他哭笑不得,居然能联想到顶级士族争权夺利,这位潘郡守真的太有想法了。
不过这样也好,他们就能安心发展了。
第二天潘盎就派人把两份奏报送往江州刺史府。
此时的江州刺史名叫王琨,算起来和王羲之算是堂兄弟。人确实很有才华,但也拥有这个时代士族子弟的通病,清高。
政务基本都是幕僚和手下的人在做,他只抓总。
比如各地送来的奏报,一般都是幕僚看过之后捡核心内容给他说一下,他在看情况做出决定。
今天也是如此,当听到晋安郡晋安县的奏报的时候他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晋安郡这穷山恶水之地明明应该是广州的,为什么要划给江州,影响自己的政绩。
幕僚很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心里不高兴了,就三言两语的把内容概括了:
“晋安县俚人作乱,军民死伤惨重汉民十不存一,县尉蔡群战死,县令武叔儒向朝廷请求调兵镇压。”
王琨不耐烦的道:“镇压镇压镇压,俚人哪年不作乱,要是每次都让朝廷出兵镇压,朝廷哪还有精力做别的事情。”
幕僚道:“是,那这份奏报我们就打回去让他们自行处理。”
王琨想了一下摇头道:“不,晋安县毕竟是江州地界,如果落入俚人之手也有损朝廷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