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传国玉玺的价值(1 / 2)大明最强太子首页

应天府,皇宫,太和门前。

众臣入朝,以李善长中书省左丞相为首,文武分别站在两边,走在中间的李善长,突然间抬起头望了一眼。

朱元璋并不是按照规制,坐在太和门内的龙椅上,去御门听政,实际上故宫的建筑,大朝会并不是在屋子里进行,同那影视剧可是有着极大的差别。

皇帝坐在小屋子里,大臣们站在广场上。

而朱元璋自从在城头亲自引导了一次批孔大会后,这一次的他,竟然坐在了前往太和门的御梯上。

懒洋洋的,丝毫没有半点帝王形象。

朱元璋道;“都别离得那么远,靠近点说话。”

李善长抬头的一刹那,听到朱元璋的声音,连忙躬身道;“陛下,这要如何靠近、”

“你是丞相,还要朕来安排吗?”朱元璋瞥了一眼,李善长哪里敢犹豫,连忙回身,按照品级,对着文武百官重新分了位置。

众臣站在御梯下,距离朱元璋也不过两丈之远。

这时,朱元璋才继续说道;“朕已经决定了,善长,新律修编的差不多了吧。”

李善长躬身应答道;“回禀陛下,新律历时三年,已经基本完成,新律在修编过程中,东宫殿下针对商税增加律令五十条,其中律十九条,令三十一条。”

“自编撰完成后,新律共有四百八十条,其中律三百零六条,令一百七十四条,按照陛下的旨意,同时编撰了律令直解。”

“以保证各地官员,可以依照新律,断案治民,新律的编撰原则,也完全合乎陛下之意,法贵简当,使人易晓。若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

“夫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

李善长满面红光,新律中,朱标对于商业加上去的五十条律令,着实让李善长等人有些束手无策,一时间找不到什么惩处标准。

而朱标也是第一次,将契约放在了朝廷律法上,只要是签字画押的契约,就会受到朝廷律法的保护。

朱元璋道:“单靠这条律法治国,你们认为,足够吗?”

“陛下的意思是?”李善长犹豫不决,迟疑的看着朱元璋道。

只见这时,刘基上前两步道;“治国安邦,还需应用圣人之学才可,使民通教化,使民晓礼仪。”

胡惟庸在一众大员的后边,一脸迷茫的看着朱元璋,狐疑的打量着,待刘基话音落定,胡惟庸直接上前两步,站在人群的中央处,开口道;“刘大人称圣人之学,不知何人可做刘大人口中的圣人?”

朱元璋眉眼高低的瞄了一眼胡惟庸,心中轻笑道;“这胡惟庸也是一个干吏,李善长要是做不了这事,不妨让他来做??”

刘基也不犹豫,他本就是坚持法家治国的理念,儒学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就已经开始跑偏了,更何况,法家治国懂事理的都知道,不会比所谓的众正盈朝差。

更何况,万事有法可依,万事有例可循,比之儒家的法治国,全靠个人臆断,可是要好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