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天的早朝上,君臣共讨宋亡之缘由,各抒己见。
皇帝终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事有本末,刘昊先就将外敌入侵、天灾、起事军的原因,归结到了末节!否定了它们的主要原因的地位。
而将主要原因,归结到了宋朝内部的四大弊政之上。
第一条大弊政,便在皇室宗亲上。
首先是宗室吃供奉。
宋朝刚建立的时候,吃供奉的皇室成员,只有二十余人,人数极少。
而天下太平了,闲的没事,便找女人生孩子,生的越多,得到的供奉便越多,到了中期的时候,竟有二十多万人在吃供奉。
到了晚期,吃供奉的皇室后裔,就更多了,给财政带来了极为巨大的压力,宋亡前三十年,皇室吃财政到了巅峰,财政支出的近半,是为了养他们!
朝廷每年田赋收入约两千二百万石,其中约一千万石是存留地方的,而这一千万石中,有八百万多石,是要给皇家宗室的禄米!
晋省、豫省等地方,更出现了极端的地方衙门都无力供养当地皇室的现象。
宋亡前十年。
晋省地方收入一百五十二万石,而要供养当地皇室的禄米,竟然高达三百一十二石!
豫省地方收入八十四万石,而要供养的当地皇室宗亲禄米,居然高达一百九十二万石!
为了供养这些皇室宗亲,朝廷还需从其他产粮多的地方,调米给他们,更劳民伤财。
这个问题极为严重,引起了君王臣民的重视,士林中多有议论,所谓清流喷皇室,也不是纯粹的无的放矢、没事找事。
后来,朝廷对此事,进行过了变革,一方面压缩了给他们的供奉,一方面以纸钞代替(金银粮等)实物的发放,总体上削去了他们的利益的约百分之八十。
但是即便这样,这也是地方百分之二十的收入啊!而特殊地方,譬如晋省,宗室禄米吃地方,还是高达可怕的百分之四十;豫省高达百分之四十五!
皇家宗室,游手好闲,坐吃等死,还算是好的,更加可怕的是,这伙人仗着权势,还玩起了以权谋私。兼并土地、经商谋利,他们是皇室的人,有特权,谁敢置办他们?
这就太可怕了!
这伙人与一些大商富豪又联系了起来,共同成为了阻止税制改革的一股强大势力。这是宋亡的第二大原因。
他们有财有势,又去收买士林,结果舆论也被他们拉过去了。像魏德之流,名为君子党首领,没上位时,装逼喷朝廷,看起来挺斗士的,上位后,更网罗到了一批附和者,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坊间照样有一批人在骂他们!
这就好比主位面,某人是官方权威,看起来影响力很大,但是民间照样不缺骂他的。
某位大佬不是还说过“压迫剥削不要紧,只要不把百姓逼得造反就行”这样的混账大实话吗?民间一群骂他的,他照样是专家,照样做官,还被重用,升职了呢。
只是魏德他们欺世盗名,宋末帝又不足够贤明,没认清他们的本质,拉他们上位了,士林中想谋个好前程的,也就不得不依附他们。
这是宋亡的第三大原因。
宋亡的第四大原因,便是重文轻武。武官见文官,便是同品级,也要低一等。这是因为宋太祖是靠武力打天下的,这货深知实力即真理,刀口下出政权的道理,担忧后世子孙镇不住骄兵悍将,便玩起了这种策略。
刘昊认为,这四大弊政,才是宋亡的根本原因。
否则的话,不管是天灾还是外敌,都不会将宋朝压垮。天灾虽然对粮食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但是并非颗粒无收,更非总体上的粮食不够。
而是总体上的粮食,是够百姓吃的,但是由于分配上的问题,有些人家粮食在仓库里,陈粮还没完,新粮又来了,堆积成山,发霉发烂,有些人却饿得挖草根、吃树皮、饿死,甚至骇人听闻的吃人肉。
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就是这个现实。
起事军之所以能弹指间便风靡大江南北,便是由于这种分配机制下,大量百姓都被逼到了要饿死的地步了,而“朱门家”正有无数的粮食。
这样的情势下,为了生存,不抢你抢谁?
昊天教起事,抄家灭门,杀了不知多少大大小小的皇室宗亲,以及与他们勾结的恶霸劣绅,洛阳城的城门上方,还吊着一溜的上千具的尸体呢!
皇帝曾有令,这些尸体,十年之内,不准收敛。
别以为皇帝是真仁厚之辈,他丫的杀起人来,一句话,就是无数个人头。
这伙人被打倒,他们的资产全部充公,刹那之间,流民、饿死人的问题,就得到妥善的解决了,昊天教以此广收民心;以工代赈,还特么的能促进生产呢;民心安,更积极的送儿子或丈夫入军伍,还达到了疯狂扩军的目的。
这种套路,刘昊在主位面时,学校就苦口婆心的教了,各种红色的电影与电视剧中,更是一遍又一遍的演绎。
坦率的讲,主位面的瓷器国,一个初中生,将他扔到古代位面,玩造反的话,成功几率都是很大的!他们各个都是人才,造反套路——屠龙之术,都是系统的学过的!
刘昊系统的理了宋亡的几大原因,更谁本谁末的做了分析判断,众臣心悦诚服,表示陛下圣明,心里则对皇帝的言外之意,有了理解。
喷宋的种种弊政,言外之意,那些弊政,就是帝国将会革新的内容啊!
这天的早朝,确定了宋亡之因的调调。后,司礼监草拟了《宋亡论》一篇,皇帝审阅修改之后,刊印下发,要求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无论是士林还是布衣百姓,都要好好的学习。
由此,帝国上下,各个方面,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衙门内自不必说。
昊天教-弘道院行动了起来,学堂之中、茶馆酒肆街边上,说书人据此高谈阔论、乡野之中,农友会组织百姓,展开学习!
这场学习热潮,历时长久,影响深远,深入到了绝大多数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