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不等韩非回应,许小愿自顾自的开始诵读脑中的文章:“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
《说难》(shui nan,nan,二声),韩非后期经典,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对于宣传游说的研究,正是韩非此刻最需要的!
韩非现在回韩国就是想变法图强,用“法”来存韩、强韩,“法”,法律,这是非常需要君主的支持的,一如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变法。所以,怎么游说韩王或者寻找自己的支持者就是韩非目前最需要的。
初时,韩非并不在意,随着游说的“七危”、“八难”缓缓的在许小愿口中吐出,韩非时而皱眉苦思,时而愤懑憋屈,时而恍然大悟,最后不可置信的看着许小愿。
“七危”,宣传游说时因自身行为失当而招致身首异处的危险,共七条。
“八难”则是指宣传游说时涉及的人事不妥、用的方法和辞语不当而遇到的困难、危险、失败。
非常适合韩非当下处境,能给他极大帮助的一篇....他还没写出来的经典,韩非的震撼可想而知。这篇韩非《说难》在战国末期不亚于李白《将进酒》之于盛唐!
末了,韩非不可置信的看着许小愿道:“如此道理,真是你所作?”
许小愿面色自若,一点都没有当着作者的面盗窃作者文章的愧疚心,道:“真比火中金!”
韩非彻底忽略了许小愿的年龄,开始和许小愿争论《说难》的内容,此韩非可不是受尽挫折的彼韩非,锋芒毕露,关于《说难》最大的争论在于“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和“大意无所佛悟,辞言无所系糜”。
这一整段话的意思是:游说者要取悦君主,突出君主引以为荣的事,遮盖君主敢到羞耻的事,为了获得君主的信任,哪怕暂时抛却是非善恶观念,哪怕违背自己一贯追求的公平、公正也在所不辞。
想想天行九歌中的韩非,就知道这是他不可能接受的,不怕,后人已经替许小愿解决了这一点,照着背就行。
这一点因为和韩非本性相违背,有人怀疑这不是韩非所做,所以关于这一点的解读非常多,许小愿不是在和韩非争论,他只是在做选择题,把最合适的述说选出来,通过他的嘴读出来,仅此而已,很简单。
而且这一点针对的是没有任何政治主张,没有道德操守,只知追求名利,只知满足个人意愿的昏君。
关于《说难》的争论结束后,许小愿开始问韩非已经写出来的文章,挑刺。
任何一个年代都不缺少嘴炮和杠精,只是古代的嘴炮和杠精更有文采和知识而已,两千多年的时间,各朝各代的精英已经把韩非的文章给研究的透透的了,甚至比他本人还要了解他的著作,对的不对的,有问题的没问题的,这些都在许小愿脑子里。
韩非是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前缀,战国末期,而且韩非只是一个人,历朝历代包括近现代又有多少俊杰,说是这么多人通过许小愿的嘴和韩非争论也不为过,韩非怎么可能是对手?这可是许小愿的金手指啊!
....
“非,不如也!”
被放开的韩非郑重的对许小愿施了一礼,无关乎年龄,无关乎身份地位,只是因为许小愿在学识上折服了他。
这一礼敬的是学识,礼毕,韩非弯腰再次行了一个大礼,掷地有声道:“恭请先生随非入韩,助非存韩!强韩!”
许小愿端端正正的受了韩非这一礼,才回礼道:“固所愿尔!”
这不是许小愿托大,这是流程,这一幕史称:大天朝太祖,许韬入韩。
史记·太祖本纪记载,天朝太祖许韬,字小愿,庙号“太祖”,无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