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寻坦诚地回答:“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
“这么大的年纪了?”
“是的。”
“那……做你工厂的顾问,能行吗?”
“我觉得能行。”
“好吧,你办过服装厂的人,你说能行那应该是行的。”
接下来的话题,竟然都是关于服装厂的事儿。
这边谈得热闹。
姚瑶那边也没有落后。
此时的她和三贵夫妻俩正坐在秦家的大厅里。
秦奶奶坐在大厅的一把矮竹椅上,正在纳着一双绣花鞋。
老人专心致志地一边用锥子扎着针眼儿,一边穿针引线。
还不时地把粗粗的针往头发上轻轻磨。
然后又继续缝制着,把鞋面儿和鞋底儿缝合在一块儿。
姚瑶三人坐着不敢吭声。
生怕一丁点儿的声音把老人的思绪打乱。
一名中年妇女,端着一个原木色的四方形托盘朝他们走来。
她就是秦文正的母亲。
她把托盘里的三个小碗放到姚瑶他们面前。
“来,孩子们,饭后喝一小碗绿豆汤,降暑气。”
姚瑶和三贵、楚惠连忙接过碗。
姚瑶:“谢谢阿姨!”
三贵:“多谢婶子!”
楚惠小脸儿一红,也跟着三贵说:“谢谢婶子!”
“这两位姑娘一看就是大城市长大的,真水灵!”
秦文正妈妈边看边稀罕。
“阿姨,文正的媳妇儿是哪儿的呀?”姚瑶问。
“害!别提了,那会儿我们文正没有钱,人家嫌弃我们家穷拿不出多少钱,俩人就那么的……吹了。”
“啥?文正哥的对象吹了?”
三贵既惊讶,又表现出一丝兴奋。
秦文正的母亲有些不解地看着他,又因为他们是客人,因此不便追问。
姚瑶心细,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她连忙解释道:“阿姨,三贵的意思是,那么势利眼的女孩儿配不上文正。”
“对对,我们文正哥值得更好的姑娘!”
秦文正的母亲这才转阴为晴:“这样哈,托你们的吉言了。”
“是的,文正现在那么优秀,多少漂亮姑娘都喜欢他呢。”
一番话,说得文正妈妈心花怒放。
“哎呀,还是姚瑶姑娘会说话,你们先喝着,我灶上还烧着柴火,我得去看着点儿。”
“阿姨你去忙吧,我们在这儿看奶奶做鞋子。”
秦文正妈妈转头看了一眼婆婆。
凑到姚瑶耳边低声说:“老人家有只耳朵有些背,你们别见怪。”
“不不阿姨,我们不会的,看奶奶做手工也是一种享受,我们不着急的。”
“这样呀?那我就放心了,老人性子古怪,她在忙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断,只能委屈你们再等一等了。”
“阿姨我知道的,你放心忙去吧。”
姚瑶起身把秦文正妈妈送到中门。
秦妈妈一再交代:“你们一定等老人做完那只鞋再说啊。”
“会的会的,我们不会打扰奶奶。”
“好,那我真的忙去了。”
秦妈妈转身走进厨房,姚瑶轻轻笑了一声,也返身回来。
当她准备重新坐下的时候。
却瞄见三贵和楚惠面朝着秦奶奶,俩人的神色很奇怪。
用“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俩,绝对合适。
“你俩这么看啥呢?”
丁寻惊讶地循着他俩的视线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