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廉颇篇(7)(2 / 2)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首页

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不按套路,夺了远在秦国为质春平君的君位,内政动荡不安。

2、郭开等人排挤。

郭开和廉颇有什么仇恨,史料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有一点很明确,权利。按照廉颇的军功,赵相非他莫属,就没有郭开的事。或许,赵孝成王临终前,肯定是做了什么安排,至少对廉颇是有交代。

再来说内在因素,廉颇自己的原因:性格急躁,做事冲动,起兵攻打乐乘,最终埋葬了自己的前途。

和廉颇有交情的人,要么死,要么说不上话。廉颇起兵,标志着他在赵国混不下去了。于是,廉颇采用就近原则,逃亡魏国。

魏国为什么不重用廉颇?

也有以下观点:

1、廉颇能打,但,起兵给他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

2、和赵国的关系。

魏安釐王用,也不敢重用。毕竟,用廉颇代表着与赵国为敌。魏国被秦国欺负得没有还手之力,再加上一个赵国。那么,魏国的处境就会很危险。

廉颇朝思暮想回到赵国,总算等到了这一天。赵悼襄王因为战事不利,北边要对付燕国,西边要对付秦国。就在这时,赵悼襄王想起廉颇。又听说,廉颇在魏国,思念赵国。于是,赵悼襄王派了使者前往去魏国。

这个使者是谁,史料没有记载他的名字。但,记载了这个使者和郭开关系好。因此,诞生了一个故事:廉颇老矣。

廉颇在魏国,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赵国使者。廉颇为了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

可惜,廉颇的表现,被别人当成了猴子。赵使归国后,对着赵悼襄王说了一句话,就把廉颇给毁了: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言外之意:廉颇老了,回来也没什么用。

赵悼襄王想了想,廉颇都八十岁了。一个糟老头回来,也没什么用处。

这句话,记载了廉颇的结局: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廉颇在魏国过得不开心,赵国又回不去。楚闻廉颇在魏,又不能归赵,阴使人迎之。

廉颇一为楚将,无功,说了一句话:“我思用赵人。”

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两个信息:

1、廉颇思念故国。

2、廉颇在异国过得不开心。

对于廉颇死亡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对廉颇的结局,很清楚,郁郁不得志:卒死于寿春。

廉颇一生为赵国南征北战,战功无数。

战无不胜,伐齐攻魏,勇冠诸侯。

上党失利,与秦国对战长平。廉颇在战局不利于赵国的情况下,以牺牲局部,换取整体的胜利,不断扭转占据,独立抗秦三年。邯郸之战,不计前嫌,为赵国守城。

以孤寡疲惫之师,战胜燕国精壮之士。破燕之战,一战封君。

对外战绩,出战必胜,固守无人能破,也没有记载他有过败绩。也可以说,廉颇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名将。要知道,战国时代有很多名将,进攻的有,防守的也有。却很少有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的名将。

再加上,廉颇不因为自己的遭遇,忿忿不平,做出什么不利于母国的事情。连,临死前,还想着为赵国效力。

因此,战国四大名将,廉颇实至名归。

廉颇远离赵国,客死楚国,最终走完了披甲上阵,戎马倥侗的一生。他历经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四代君王,也是战国时代活得最久的名将、老将。

廉颇老矣,这四个字,道尽了太多的心酸。

那么,廉颇告别了舞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他的出场,会给赵国带来什么?又会有怎样精彩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