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最主要的是由片基和感光乳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当然这两种只是最基础的,进过一两百年的发展,胶片还有在表面、防止外力致伤的保护层,涂在乳剂与片基之间促使两者黏合的底层,以及涂在背面起防光晕、防静电和防卷曲的背面层。
但是后面这些都是锦上添花,进一步提升质量而已,就算朱棣不使用这些,问题也不大。
看完这些后,片基的问题有解决的思路了,朱棣再看向下一步,也就是感光乳剂。
这个不需要查,朱棣就知道这其中必然包含卤化银,卤化银对光敏感,会发生反应,这是高中知识,朱棣多多少少都清楚一点。
而照相机的实现原理,正是基于这一点。
但是这里面还是有很多自己不清楚的,比如卤化银包括氯化银,溴化银等等一些列的卤族元素,都有对应的卤化银,那种最合适用来做相机?还有就是卤化银又如何加工成为感光乳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朱棣打开平板,查询感光乳剂的资料。
“感光乳剂是指一种具有感光性质的涂料,通常由溴化银和明胶组成,其中的溴化银起主要的感光作用。明胶起到载体和加强光敏性的作用……”
根据朱棣发现的资料,发现这东西并不难做,而且这东西用起来也不复杂。
感光乳剂涂到片基上就成了可以感光的胶卷,涂到特殊的纸上就成了相纸。
看到这里,朱棣又有两个疑问,
第一,明胶是什么,自己能制造出来吗?
第二,看到溴化银,朱棣第一时间就是想到的海水,之前朱棣派人去修建了盐场,当时朱棣查资料的时候就得知,海水经过结晶后,会析出粗盐,收取了粗盐后,还留下来的海水就是叫苦卤水。
而这里面就富含溴离子,有没有可能用来生产溴化银呢?
想知道这些,还要慢慢的查资料才行。
首先朱棣还是集中在感光乳剂的生产上,看着资料,朱棣在笔记上写道:
“感光乳剂的生产分为四个阶段:
一、配液,制备感光乳剂所用多种原料,都需先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二、乳化和物理成熟,先往乳化反应釜中加入明胶溶液,然后按规定的速度加入硝酸银溶液和卤化碱金属溶液,以溴化银乳剂为例,即发生如下反应:AgNBr+KNO3,生成的溴化银以微小的晶体均匀分散在明胶溶液中,这一过程即称为乳化过程。
……再搅拌,使部分微晶溶解,利用介质中卤化银的过饱和状态,使微晶继续生长,并达到一定的尺寸,即为物理成熟过程。
三、沉降水洗,采用高分子沉降剂使感光乳剂凝聚沉降,再水洗除去水溶性盐类。曾采用冷冻切条水洗。
四、化学成熟感光乳剂经水洗后还需在一定的温度下与微量的化学增感剂反应一定的时间,使卤化银微晶的表面上产生极微小的感光中心,从而使感光度得以大幅度地提高。这一过程即称为化学成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