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嗣业常年跟随苏定方与王一鸣东征西讨,立了不少战功,官拜鸿胪寺卿,也算得上是当世之名将了。
问题在于,箫嗣业没有独领大军出征的经历,虽然他幼年在东突厥地区长大,非常了解东突厥人的习性。但是,东突厥人同样了解箫嗣业、了解大唐。当东突厥人见唐军在辽东进退维谷,名将王一鸣又被武则天弃用,甚至要以毒害太宗的罪名法办时,东突厥人感觉机会来了。
东突厥人不怕箫嗣业。当箫嗣业大军步步逼近时,东突厥部落首领阿史德温傅献计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说:“可汗,唐军锐不可当,他们之所以兵败高句丽,是因为他们的大军粮草跟不上。现在箫嗣业率军前来,我们不可贸然与之交战。”
阿史那泥熟匐不解的问道:“不与唐军交战,如何退敌啊?”
阿史德温傅说:“可汗,唐军的短板是粮草。我们让部众将所有牛、羊、马匹撤往北方,不让唐军就地获取食物。同时,引唐军北上来攻,拉长唐军的补给线。我们不需与唐军正面交锋,只需袭扰唐军运粮部队,就可以击败唐军。”
阿史那泥熟匐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说:“温傅首领神机妙算!避其锋芒,侧击其后勤补给线,让唐军饿死在大草原上。就按你说的办!”
话说萧嗣业率领十万大军一路杀到朔州,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他感到有些蹊跷,莫不是中计了?箫嗣业赶紧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同时,派出大量轻骑兵对敌军进行侦察打探。
经过侦察骑兵的打探,箫嗣业获悉叛军以及部众已经北迁,是继续追击?还是就地筑城防御?或是退兵回朝?箫嗣业拿捏不准,他即刻写了封奏章将情况向武则天汇报。
武三思觉得,如果想置王一鸣于死地,萧嗣业就必须取胜,而且要大胜。
于是武三思以兵部侍郎的身份进言道:“朝廷出兵十万,耗费军资粮饷无数,怎么能无功而返?如果阿史那泥熟匐反叛都得不到惩罚,那么其他的诸如铁勒人、回纥人,他们也会效仿。因此,萧嗣业将军务必积极进取,以不辜负皇上、皇后的重托。”
武则天认为武三思说的在理,于是她下诏萧嗣业继续北进讨伐阿史那泥熟匐。
萧嗣业接到诏书后,即刻命令右千牛将军李景嘉率五千精锐骑兵为先锋,向北进发。自己则率领大部队紧随其后。
萧嗣业知道深入大草原以后,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所以他将粮草与辎重部队放在中间,由左右两军护卫前行。
阿史德温傅见唐军兵强马壮,军容整肃,排兵布阵滴水不漏,他由衷的赞叹萧嗣业果然是名不虚传。
但是,即使如此,萧嗣业也已经落入了他的圈套。
萧嗣业大军只随身携带一个月军粮,吃完以后就要靠后勤补给线输送军粮了。
萧嗣业大军深入东突厥领地千余里,后勤补给线就有一千多里长。阿史德温傅派出二十股骑兵,每股骑兵一千人,对唐军漫长的后勤补给线进行袭扰。
东突厥骑兵看到唐军运送军粮的部队就发动攻击。运送军粮的士兵难以抵挡突厥骑兵疾风骤雨般的攻击,非死即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