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考较(2 / 2)明朝小公爷首页

可若说考试,徐邦宁就是“一往无前虎山行”,他若不行,银子行。

可现在,徐邦宁不仅没有瑟瑟发抖,反而还有些跃跃欲试。

“大人请。”

徐邦宁坐回自己的位置,祭酒堂师急忙朝他使眼色。

然而徐邦宁却视若无睹,只淡淡笑意面向刘侍郎。

片刻后,刘侍郎忽的往前踏出一步。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题目就是这么个题目,大明八股文通常都是拿四书五经里几句,甚至一句,更甚至半句为题。

刘侍郎督察国子监,在座的都是监生,还没到考状元的地步,所以半句为题就免了。

众人一听题目,顿觉头大。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看上去乃是论语里极其常见的一句,意思极为简单,做起股来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按照常规的操作手法,只要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部分用排比对偶句,再添加一些华丽辞藻,揣摩一下圣人语气,最后回归到中心思想拍朝廷马屁,拍皇帝马屁,无论这篇八股文到底有多败絮其中,最后都肯定能得高分。

可难就难在大家都知道这么干,毕竟只是常规的操作手法,大家都这么干了,谁想要写得出彩,写得精妙,拍马屁拍得圣心大悦就非常难。

所谓越简单的事,往往越难做到极致,不外如是。

所以一时间,学堂里的监生们皆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恨不能回到千百年前将圣人讲学授经时的状态模样拿张纸画下来贴在考卷之上。

刘侍郎见状如此,脸上当即洋溢起笑意,洋洋自得,为自己出的题目感到颇为满意。

可他目光一转,便看到了徐邦宁。

然后他的心情就由晴转阴,继而电闪雷鸣,狂风怒卷不止。

因为徐邦宁正充满了闲情逸致的清洗他的狼毫呢!

可是他的答卷上空空如也,一个标点符号也无,更别说字。

“大胆徐邦宁!竟藐视朝廷法度!”

官办学府,让你考试那也是给你下的命令,你不写,那就是藐视朝廷法度。

“唉,老大人,可别张口闭口都是藐视朝廷法度。”

“学生向来遵纪守法,人所众知。”

“学生未曾让南京府给学生颁个好市民奖都算不错的了,何来藐视朝廷法度之说?”

徐邦宁继续清洗着自己的狼毫,头也没抬一下。

那刘侍郎见得如此,心中怒火顿时一冒三丈,上前便将徐邦宁面前案桌上的卷纸抓了起来。

“胆敢拒不答题!”

“本官现在便将你革除!”

只要有理由,那就是革除,反正他此来的目的,就是将徐邦宁弄得声名狼藉。

“大人怎知我没答题?”

“你这卷上空白一片,你暗讽本官眼瞎么?”

刘侍郎怒吼到。

“谁说答题一定要写在纸上?这小小的一张纸,如何容得下学生心中的广袤天地?”

“学生早就答好了,就在学生心中,大人想不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