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会儿,报纸间发现的有用信息越来越多。
晚上送饭过来,姜斌也只是随便吃了一点。
夜半时分,他才将所有电子产业相关的线索串联起来。
香港的的电子产业,并不像姜斌想的那样一片荒芜,而是颇有发展。
五九年的时候,日本索尼就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收音机工厂,专门生产晶体管收音机,这也成了香港电子工业的发展开端。
然后,随着几家美国着名的电子公司到香港设厂,极大的推动了产业增长。
再加上,七十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更多的外资选择在港设厂,也带来了更多的“宝贝”——用于装配集成电路、电子表、音响器材、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得香港的电子工业有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而到了当下,香港的电子厂已经增加到了一千三百多家,雇员接近十万人,出口值达到一百三十多亿港元,占到香港整个出口总值的12%,成为了整个香港的第二大行业。
最厉害的是,近两年半导体收音机的出口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和西德,居世界首位。
不过,这样的数据也让姜斌皱眉,虽然整体来看,香港的电子工业确实发展的不错,但要说多么好,那也不尽然。
从这些数据中,他发现香港的电子工业所扮演的就是制造加工的角色,与后世大陆的世界工厂倒是有几分相似,只是体量不一样而已。
而且,香港电子产业之所以能在这段时间发展迅速,完全得益于自身的特点和“性格”。
香港是自由港,进出口不课税,待遇优惠,这是其一。
香港渠道多,东西方交汇,消息灵通,这是其二。
香港的电子厂,多为小厂,大厂几乎都是外资,这是其三。
有了以上三个理由,香港电子产业的灵活性也展露无遗,据财经杂志判断,一个新电子产品的制造周期,美国要八个月、日本要五个月,而香港平均不到三个月。
这个数据就很可怕了,这么大的时间优势,足以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领先。
不过,有优势,也有弊端。
甚至,可以说弊端很明显,姜斌发现香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电子元器件都依赖进口,根本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而且电子厂规模虽然灵活,但却做不大,导致资金单薄,不能长期开拓新技术。
再者,香港的大学只有港大和中大两所,算上快要升级的理工学院也不过三所而已,因此电子技术人才极度缺乏。
姜斌看着报纸上凌乱的圆圈和横七竖八的线条,来回不断地踱步,他在盘算着如何操作,才能从中破局。
要说此时的高端电子业,都在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高通还没有成立,光刻机也才有眉目,英特尔还不是那个庞然大物,至于如今风光无限的日本半导体业,也处于待宰边缘。
一切还来得及!
最终,姜斌的脚步停在了一堆报纸跟前,郑重地写下了三个字“计算机”。
他本不愿这么早涉足计算机地制造,按照之前地打算,他是计划先布局系统,然后通信领域,继而是芯片制造,最后才是毫无技术含量地计算机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