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招聘(1 / 2)那一年1977首页

有过写论文经历的人都知道,即使你知道方向在哪儿,下笔也总是让人痛苦的。

就像姜斌尽管知道自己文章核心内容是什么,依然写的头疼,需要不少的文字堆砌,而且是英文,少不了抓耳挠腮的苦恼。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算上一个月的暑假,一共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堪堪写就。

然后,请教授审稿,投递校报登载,又是一段时间。

但是这两份先知先觉的学术理论,可惜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在校内几乎没有泛起任何浪花。姜斌倒也没失望,要知道清大此时人工智能的课程还少有涉猎,又有几人能理解这两篇文章的重要性呢。

当姜斌向教授申请投递通讯的时候,得到的是两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学校教授都很少有这方面的渠道,又何况替学生投稿,只能半开玩笑的道,“得自己想办法”。

当然“自己想办法”,至多是一句堂堂的敷衍,当下又有几人想的了办法。

可姜斌要的就是这一句话,无论是否半开玩笑,他也得当真的操作,依然是走黄国豪的渠道,快速的就把稿件寄出了。

关于文章是否能发表,他也是做了预计的,作为年轻人,论文总会受到一些轻视,被拒也算正常,继续向其他杂志投稿就是。

就连文章发表这一情况,姜斌也做了预料,他丝毫不担心会受到学校的压力和责难。自从邓公访美之后,中美正处于一个难得的蜜月期,这样的一件小小事情,还是在容错范围之内的。

寄完文章,姜斌一身轻松,美美的在宿舍睡了一天,恢复自己饱受折磨的神经。

这一个暑假,清大的学生依然少有人回家,埋头学习仍然是不可动摇的主旋律,不少人正趁此机会极力追赶多年浪费的时间。

当然,姜斌最近也有自己的烦恼,就是钱太多了。每天三四千的流水,光利润就有一两千,包括老钟、李龙、姜满都在发愁钱应该藏在哪儿。

没钱的时候,挣一点就能开心的不得了,可是钱多的超出想象,心里反而变得有些发慌。

老钟虽然已经成了四九城的牌面人物,阔气且有担当,在一圈小贩里意气风发,可是看到姜斌的时候,依然担心的发愁,皱着眉的问姜斌,“这可咋办啊?家里的钱都有十几万了,哪天要是被查出来,可就是大事了。”

姜斌的先知先觉,知道几年后肯定没问题,眼下还真有点看不清,因为他记得上辈子看过一篇报道:1979年,广东高要,一个叫陈志雄的农民,承包了105亩鱼塘,雇长工一人,临时工400个工日,当年获纯利一万多元,就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差点坐牢。

而自己的四人小团体,收入是他的十几倍,这要是暴露了,可不得了。

姜斌思考了一下,自己几人是不是太招摇了,于是看了一眼老钟道,“那就低调一些,多出的钱,也别放在柜子里,找个大罐子埋起来。我在学校里还好,显不了眼,你们几个得注意点,宁愿少挣点,也不要招摇。”

老钟点了点头道,“行,我晓得了,我们最近都小心的很。你说我没钱的时候不安分,怎么有钱了更不自在呢?”

说完,老钟把烟屁股扔到地上,狠狠的踩了一脚。

“再等等吧,这天不可能永远这样,中美关系都正常化了,挣钱还不能正常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