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是一句世人皆知的俗语。
很多生活上非常邋遢的读书人,也都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做到对着猪圈一样的家而面不改色。
但这句话,显然用不到姜赟这种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身上。
自古以来,从权力这个东西出现开始,无数的人为了获得权力,发动政变,发动战争,他们为此杀人,为此放火,为此他们甚至可以杀掉自己的亲生父母,骨肉兄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道德观念,在权力的面前不值一提。
因为只有拥有权力的人,才是那个制定规则的人。
拥有权力的人并不需要遵守规则,所以权力是如此的令人着迷。
但得到权力的人,很快就会迎来新的挑战。
因为权力这东西,可不是说你得到了就永远是你的了。它迷人又危险,就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
稍微一个不留神,或许它的刺就会戳进你的皮肉之中。
只不过,权力这朵玫瑰的刺,相比之下可就致命得多了,它刺的不是皮肉,而是要害心脏。
为了保护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力,人们必须要学会下狠手。
而这,便是生于帝王家的孩子们的必修课。
但很显然,在这项课程上,姜赟的修习成果并不是很理想。
当年姜怀安看到姜赟舍不得给那头鹿结束生命的时候,就知道这孩子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心地善良并没有错,错的只是他是个皇子,还是皇族的长男,是将来可能要继承皇位的人。
皇帝的位置上充满了太多的危险与威胁,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会被大臣们当成傀儡一般玩弄。
一个恶贯满盈的坏人,会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只有一个不是那么好,却也不是那么坏的人,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做得最稳当。
姜怀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为了得到皇位,他其实背地里也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与大燕长达七年的战争其实可以早早结束,但姜怀安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选择在前朝风雨飘摇的时候,停止进攻,壮大自己的势力。
此举固然给了大燕一丝喘息之机,但同时他也丰满了自己的羽翼。
而为此付出代价的是谁呢?
是那些无辜的百姓。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就是战乱时代这片大地的真实写照,姜怀安看在眼里,但他却并未因此做出任何的举动。
因为那个时候的他,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为了天下大业就义无反顾低头前冲的热血青年了。
年轻的小伙子们心中总是充满了热血和报负,梦想和希望。
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这个世界的真实,人就会变得越来越黑暗,越来越现实。
姜怀安也是个人,褪去身上的各种光环之后他也不过是一个血肉之躯组成的普通人,跟其他人一点区别都没有。
所以姜怀安是一个坏人吗?
但当他成为皇帝之后,重用那些有才能的人,对那些没有才能的庸人敬而远之。治国方针完全以百姓为主,并且巧妙的在给予百姓利益同时又不会触怒那些贵族之中找到了平衡。
如今已是大晋建国的第十七年,在姜怀安的治理之下,虽然不能说所有地方的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但大部分地区,也却是达到了这个水平。
这般景象,就是盛世的前兆。
而战争刚刚过去十七载,这片土地就能够恢复到这般模样,百姓们无不念着这位皇帝的好。
姜怀安死后,京师上下一片缟素,宛如被白雪覆盖的世界。
整个太安府,乃至整个大晋的百姓,都自发的为姜怀安披麻戴孝,怀念着这位给大晋开了个好头的皇帝。
所以他是个好人吗?
姜怀安自己非常的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他看到那一幕时,才会发出一声叹息。
因为在那一刻他就知道了,姜赟,并不适合当皇帝。
然而姜怀安对姜赟倾注了太多的期待与宠爱,这不仅仅因为他是长男,其实这跟他的母亲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姜怀安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并没有出现在他的后宫里。有时姜怀安喝醉了酒,总会呼唤一个让所有人都陌生的名字。
声音悲怆,语气悲凉。
他似乎对那个女人,怀抱着浓浓的爱意与追思。
而知晓那个女人身份的,诺大的天下,或许也就只有他的皇后贺金婵一人了。
那个女人便是姜赟的生母,而姜怀安之所以对待姜赟别具一格,也正因如此。
在他之后的引导与刻意的教育之下,姜赟慢慢开始朝着冷血的方向转变。
尤其是在亲手杀死了姐姐之后,他无法从这层阴影中走出来,只能把这当做自己的真实来接受。
于是,一个为达目的罔顾他人的姜赟出现了。
这个姜赟就如同姜怀安一般,他对自己在乎的人格外的重视,而对陌生的人又格外的漠视。
就如同眼睁睁看着身处战乱之中的百姓于水火之中煎熬而自己却在忙着养寇自重的姜怀安一样。
然而,正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虽说姜怀安通过后天培养的方式,让姜赟慢慢从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小伙儿,变成了漠视人命的冷血皇子。
但是,那份根植在姜赟内心深处的善良却不会改变。
在他十二岁那年发生的事情是一个引子,一个让他变成冷血皇子的引子。
但在那之后,这件事又是一个引子,一个让自己变回原来模样的引子。
西乡侯或许都想象不到,他原本用来斥责姜赟的一番话,竟然唤醒了姜赟深埋心中的那份善良。
毕竟之前也说了,这事儿不能细想。
一旦细想,就会发现,这事儿简直处处都是漏洞。
哪怕姜赟那天不出现在芒山,姜白鹿的身上也就只能是少一两根箭罢了,对她的结局是没有丝毫影响的。
不过话虽如此,姜赟的改变也并不是一日之功。
早在除夕那天奉武镖局事件过后,姜赟就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
元宵节过后,就更是如此。
离开京城,远走九剑镇,路上姜赟其实想了很多。
但他唯独不认为父亲是错的。
他觉得父亲让自己这样去做,那样去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直到西乡侯的责骂,让姜赟回忆起了过往,对自己的父亲,产生了怀疑。
总而言之,此时此刻,面对着如此凄惨的陆君晴,姜赟心软了。
他有点可怜她明明是个公主,即便是亡国的公主,也不应该沦落到现在这般凄惨的境地。
看着呕吐的陆君晴,姜赟想要上前劝慰一下。
不过想了想,姜赟还是放弃了。
现在由自己去劝说,恐怕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这女人没准还会扑上来再咬自己一口。
于是,姜赟便只是呲牙咧嘴的道:“公主啊,你说你这是何必呢?
你杀了我,能改变什么?难不成你觉得只要我死了,你大燕的江山就能够死灰复燃,我父亲的兄弟、臣子会将天下拱手相让吗?”
“我没想过复国……”陆君晴喘着粗气,虚弱的说道:“……我只是单纯的想杀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