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晚,稍微感觉好了很多,拿上准备好的所有作画材料和干粮,以及随身陪伴多年的采风专用水壶,准备大干一场。
吃过宾馆提供的早餐,一行人包了辆小巴,直奔地质公园。
到门口检票后,进入景区大门,还需要坐景区公交车,依次按照1号、2号、3号、4号观景顺序游览。
登上1号观景台后,淳于现就和大家分散了,自己拿着画板坐在一个角落,呆呆看着这片土地。
总觉得自己不在状态,再拿出相关资料对比看起来,希望能够找到焦点。
这里和资料上说的一样,的确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刚好下过雨,雨后放晴的丹霞色彩浓烈异常。
据说,每天最佳拍摄时间是在下午,这时的丹霞最有层次感。
1号观景点,是巨幅全景大片
2号观景点,色彩最为瑰丽
3号观景点,近距离欣赏七彩扇
4号观景点,则是最佳日落观景点,旺季时还有热气球。
至于形成原因,说是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以及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