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当更换新的燧石后,新的火星子闪过,打火率回到正轨。
“大人,咱们采购的燧石,质量不稳定,有可能,十次,也有可能五次,就失效了。”
李老根紧接着道。
“这个无碍,打几铳后及时更换新的燧石就好了,不过这个射程,还能不能再提高。”
杨武也没为难李老根,问道。
“大人,要想射程高,就得跟九头鸟火铳一样,加厚铳管,加大火药量了,有效射程达到二百米。”
李老根思考良久,开口道。
“九头鸟铳?”
杨武有些意外这个名字,在他的记忆力,只有燧发枪耳熟能详。
“大人,咱万历爷做皇帝的时候,在朝鲜跟倭寇战斗的边军,就是用九头鸟火铳杀的倭奴大败。”
“九头鸟铳,长三米,重二十二斤,带有三角支架贴地开火,或者放置盾牌上,用药一两二钱,一两大铅弹一个,或者三钱的小铅弹四、五个,对垒之际,倭奴一举发,我军已四五发弹,有效射程二百步,也就是大人您说的二百二十米。”
李老根听杨武说过百步是一百一十米,故而补充道,对这个新词,杨老根心里直犯嘀咕,哪有用大米小米来称呼距离的。
“很好,以后每十杆自生火铳里要有二杆九头鸟铳,皆用燧石引火,李老根,那些铁匠以后就归你带了,我提前给你总旗的俸禄,给我保质保量,好好干。”
杨武顿时大喜,这九头鸟铳开火一次相当于普通火绳枪四五次,这么好的东西,明军居然没有装备,真是浪费了这个时代匠人的发明。
“谢大人栽培,谢大人栽培。”
李老根瞬间容光焕发,躬身拜谢道。
上月百户大人不知从哪里招来三十匠户,可把他吓住了,以为要把他撤掉,立马加紧赶工,如今实锤下来,总旗官身到手,一切都值得。
突然这时,一匹快马来到校场,走下一精甲家丁。
“大人,刚传来兵部消息,命各镇兵马火速上京勤王。”
“大人这是新的邸报。”
紧接着这名家丁手里拿着一叠邸报递到杨武面前。
后金入关的消息,还是老千户赵昊武通知的,由于驿站系统被少年天子“开源节流”"政策破坏,无论多紧急的情报都难以及时传递。在得到蒙古鞑子的首级后,听说这位大人,花了八千两银子,买通了兵部一个官员,仅仅用了六天时间任命就下来了,荣升从三品指挥同知,兼任雁门关游击将军,虽然没有如愿以偿荣升至参将,确也安全了不少,雁门关属于晋北长城第二道防线,属于内长城,直面蒙古鞑子的概率更小,而这次勤王大军的征召,显然也拿这老兵油子没法,毕竟是防着蒙古鞑子的二线部队,有的是借口。
这不,鞑子入京畿才半月之余,勤王的坏消息来了,离京师最近的山西总兵张鸿功率五干晋兵勤王,山西巡抚耿如杞也带着三干太原兵前来勤王。其他诸如陕西三边总督杨鹤、陕西巡抚、甘肃巡抚以及各地总兵都率军前京师勤王。
但是,这些勤王的明军在还没遇到后金已经发生了哗变,哗变的是山西总兵的队伍,由于大明有规定,军队在到达汛地的当天不准开粮,即军队到达驻防地段的当天是不提供口粮的。士兵自带口粮上京勤王,连续三天调换驻防辖区,第一天兵部命令驻守通州,第二天又被调去驻守昌平,第三天又被调守良乡,三天都没领到口粮,饿着肚子,士兵开始自己找粮食了,于是驻地附近的百姓遭了殃,粮食被哗变的士兵一抢而空,而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也无力阻止,最终事情闹大了,朝廷得知后,不仅没有及时补发口粮反而以“未能约束士卒”为名将两人逮捕,作为领头的两位官员被抓,手下兵卒害怕被治罪,直接一哄而散,从京师跑回山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