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点点头,不放心道:“拿着我的拜贴,在着书信一封,确保万无一失!”
“是!”
两日后,邹氏派人来请,柳茗嫣心知所谓何事。于是跟着大丫鬟来到了西厢正房,邹氏留她在此用饭。
“茗儿这几日瘦了,母亲特意吩咐厨房做了你喜爱的菜,看看合不合味口。”
“多谢母亲!”柳茗嫣每每道谢,语气恭敬。
“谢什么,要我说这文哥儿的亲事之所以能顺利定下,可是多亏了你,真真地去了我一块儿心病。”
“母亲多虑了,赵家小姐无论出身、样貌、都与大哥哥天造地设,实乃良配!”
“呵……茗姐儿这话说的不错,京都有名的世家小姐里,我最看好的莫过于赵大人家的玉袖了,这性情可是一等一的好。”邹氏不由得夸赞道。
无非看中的是个不愿操心庶务的,最后还是由她这个婆母掌家。有一点不可否认,这位赵家小姐心地善良,性情柔和,与大哥哥确是般配。
“前两日你祖母已派人去徐州请了昔日宫里的教养姑姑,这位姑姑的出身不凡,与太夫人家沾着亲,这次请她出山,完全是看在她老人家的面子,等这位姑姑到了,你可要用心着学,莫要输过那两房的姐儿,你现下是我的女儿,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我们大房,务必独树一帜才是。”
“是,母亲。女儿必定跟着姑姑好好学习,不给大房丢脸。”
“你这么想就对了,明日着锦绣阁的绣娘入府,给你做些时下女子流行的服饰,你这头上的钗环太素气了,一会儿,让碧逃去我的首饰匣子里取些个好物件儿。”
“母亲如此疼爱我,茗嫣感恩待德!”
“客气话就不说了,快用饭吧!”邹氏见她正襟危坐,没有吃什么东西,体贴说道。
“是!”一顿饭下来,柳茗嫣吃得食不知味,邹氏的一番话,不得不令自己深思。她不过是个过继女,就算希望她被公主选上,也不至于如此重视她。不知为何她这心里总有些七上八下。
“一连过了十几日,太夫人派去徐州请来的人,于傍晚接回了柳府。
“碧芳见过太夫人,给太夫人请安!”
来人约四十左右岁,圆脸,杏眼。发丝乌黑,无多余装饰。只插了一只碧绿色玉簪,很是素气。身上穿的窄袖纹织锦锻,虽有些泛旧,可一看就是宫中贵人所赐,非寻常百姓穿戴得起的。
“快起来,坐到我身边来。”太夫人慈眉善目地对着行大礼的女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