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0 国际化(合章)(2 / 2)成为首富从吐槽开始首页

同月,巨狮科技的林海宣布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易财付”,遂即投资了另一家打车公司“速的”。

巨狮科技原本就是“易财付”的大股东,他的导航首页和电脑安全产品本来就做了大量的游戏联运,当时“易财付”主要就是用来游戏充值的。

现在移动支付是极热的概念,林海自然是不能错过,于是把整间公司给收购到旗下,势要争个座次来。

统付宝你当老大可以,但剩下的市场也不小。

而且第三方支付这个东西,国家也不可能允许一家垄断,在政策上也会多来几家搞风险分散。

所以,机会是大大的有!

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有这种想法的还有“团团”,这家公司是做团购起家的,当年百团大战杀出来的竞争者。

外卖他们早就研究过了,几乎是盯着“饿了哇”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研究了所有的坑和可能性,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杀进来。

团购,我本来就是做线下业务的。

外卖,天然是我的领地!

于是乎,六月份团购巨头“团团”冲入了外卖市场。

投资人一看,大佬下场,这事儿真有的干!

于是乎,外卖行业成了投资界的香饽饽,钱又往里面很砸了一波。

至于打车,拼车,租车,没见张达和陶江两个大佬都冲了么,这就是下一个风口啊!掏出口袋就是干!

大佬的冲锋,资本的下场,6月份的用户是幸福的,前所未有的各种补贴砸在了身上。

五块钱就能打一趟车,十块钱就能吃一顿不错的,拼车有时候红包还能挣点钱,租车的红包补贴一次都用不完

这些热闹自然不属于曹深,他现在显然也没功夫管这些。

除了br的产品、投资,友信的国际化,他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得干。

这当然也让一众热火朝天的新风口参赛员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支付场景啊,曹总不要了?

友信在手,统付宝在手膨胀了?

还是宅男只专注技术对市场动向没反应过来?

曹深显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在乎商务部这次是不是给力。

是的,曹深撸起袖子准备收购了,这家除了n和,全球最大的芯片架构公司,拥有大量的。

当初投资边合半导体的时候,曹深就惦记过,那个时候还想着去哪找这么多钱。现在有钱了,自然要收入囊中!

正好,要卖!

但这笔收购有两个难点。

第一,这家米国公司因为手里有大量的,卖给东国人是很敏感的,大概率是根本收购不成。

这件事就又需要肖刚帮忙了,组了个看起来“很干净”的财团。

说服把公司卖给它还不算难,最难的是这种高科技公司的出售会受到米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的严格审查。

曹深这边虽然是组了财团,当毕竟是新财团,所以审查也格外苛刻。

除此之外因为涉及到大量的专利问题,还会容易引起各个国家行使“反垄断域外管辖制度”。

虽然这只是一家财团和一家公司的并购,但是涉及到芯片架构方面的问题,有的国家可能认为这会对本国的芯片甚至是半导体、电子、设备产业造成影响,所以会行使审批的权利。

这也是有垄断地位的公司,或者有关键技术或重要资源的公司发生并购时的国际惯例。

于是,你还得跟各个国家的商务部提交审批要求。

另外大量的专利,也遭遇到各种专利联盟的联合抵制。他们甚至也组成了财团想要收购,防止专利落入恶意收购中。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别的买家跳出来截胡。

有一些从协同效应来看,确实比财团来说是更加适合的买方。

还有不少都是米国公司,有本地优势。

这里面曹深除了钱是真的使不上劲,全靠肖老板是用尽心力各种斡旋。

曹深最终以5亿美金的价格吃下了。对比起的专利价值来说,这点钱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而且若不是肖老板的出力,这种专利等身的公司,这个价格根本吃不下来。

第二,财团收购了只是第一步,你之后还得把这家公司“腾挪”回东国。确切的说,是腾挪回边合半导体和系深科技。

之所以用两家公司接手,第一是边合的现金没那么富裕。另外,两家一起也分散一下注意力。

财团看起来是境外财团,从财团手里买资产,这就涉及到境外交易,而且属于高科技行业,需要东国的商务部来批。

原世界的这点其实更开放,东国的境外资产购买收得很紧。

收紧一直很紧,最近这个情况又加剧了。

另一方面,要像科技早前收购个游戏公司反倒更容易操作。

这回的因为是有大量专利的科技公司买进来,而且芯片架构本来就是极为稀缺的标的,商务部本身对外也需要某种周旋和安抚。

当然,曹深也选了一个后备方案,毕竟官方有时候会牵扯各种问题,效率不敢保证。

如果实在不行,将来边合用的技术就只能通过财团授权的方式。

但这里面会涉及到大量其实没必要的税务问题,成本的增加让边合半导体的优势没办法最大化。

更关键的是,所有权属于财团,也不受东国法律保护,万一将来什么组织或者什么联盟搞幺蛾子,你还是得被牵着鼻子走。

所以,后者是下策。

至于为什么组财团而不是直接用rp来搞,自然是因为不行。

这么多年来都极为小心,根据曹深的推算,他们腾挪的方式属于温水煮青蛙。

业务拆分,拆得很细的一点点出售,那都属于大动作了。

很多时候用的是建立合资公司,搞技术输出。

或者是关键技术授权,转让。

还有就是内部成员会有越来越多的东国人,尤其是东国工程师。

曹深这趟搞的直接是乾坤大挪移,最后别人知道了背后的买家之谁,但尘埃落定,最多骂一句不要脸,或者搞点什么抗议,受着就是了。

可不能因为这事儿把给拉下水,那可能容易一锅端。

这事儿当然还是肖老板在操作,但因为rp那边其实也在循序渐进的搞腾挪,第一是有配额,第二是搞太多很明显,容易暴露。

所以这对于肖老板说,是一个选择。

如果先帮曹深,那自己手里的事情就得放一放。

另外,上面今年换届了,所以有些事肖老板也得活动。

虽然曹深不知道肖老板再往上是谁,但还是能感觉到,今年上层的一些更替对他是有影响的。

倒不是说针对个人,而是新的班子对事物可能有新的策略方针。

涉及到根本利益的问题,曹深其实跟肖刚开口的时候心里还是很不好意思的。

可以说,自己到这个世界能混到如今的程度,没有肖老板那是不可能的。

以前请肖老板帮忙好歹还算是也有钱给他赚,心理上能安慰一点。

但实际上,曹深也渐渐明白,钱对肖老板个人来说其实意义并不大。

这回真是有点“损人利己”了。

对此肖刚依旧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并夸赞曹深眼光好,希望将来能把收购来的产品技术发扬光大。

但也明显听得出,肖老板电话中的语气里有难掩的疲惫。

最终,事情是办妥了,但肖老板又和上次收购科技时一样,失踪了好一段。

曹深直觉肖老板这次应该是付出了什么代价,想问,但肖刚不主动说也不能问。心底确实带上些许亏欠。

只能把东西做好,聊以安慰吧。

曹深现在到手,打定主意折腾出个样子来。

边合的刘军自然也很是兴奋,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能够将收入囊中。

两个心里都有劲儿的人一拍即合。

干就要干一票大的,做操作系统!

现在的曹深是br的大股东,友信也出海做国际化,又收了米国技术公司。算是国际化往前走了一步,但显然还不够。

准备工作差不多了,曹深要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