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行香子 命由天富贵何时(1 / 1)逍遥劫之——断云微度首页

夜黑如幕,孤月高悬。  绵延几里的宫廷内灯烛闪烁,廊阁殿宇披挂的素麻被照得白光荧动,檐牙高啄的宫殿在忽明忽暗的光波中更显冷漠孤寂。  福宁殿的东厢房内香气缭绕,太监们静候门外,宫女们伺候着中年女子沐浴更衣,身着素服的她气质优容华贵,缓步而出。  殿外的供桌上已备好了祭品,女子斋星拜月后,将供桌上的雕花签筒拿在了手中,又是一番三拜九叩,她将签筒举过了头顶,对着遥远的天际表情肃穆,低声祷告:“先皇保佑,先皇保佑……”  她将签筒摇了又摇、晃了又晃,许久之后,她停住摇晃签筒。定了定神,她手捧签筒用力一抖,签筒顶端小小的圆孔中飞出一只竹签 。   飞旋的竹签啪嗒落地,女子忽然闭紧了双眼,一改往日的威严,怯怯地问一旁的侍从:“是谁?”  最近身的宫女随即探头去望地面上的竹签,看清楚上面的字迹,面带喜悦之色,高八度的声音令在场的人都听得到:“回太后:是端王!”  女子心中大喜,她睁开眼睛,看了看竹签,竹签上赫然写着的两个大字一扫她两日来的忧虑,略显夸张的笑声响彻了夜空。  大笑之后,女子转身对太监宫女们说:“正是天命所归,这可怪不得哀家自作主张……”  太监宫女们虽是以笑脸面向她,但宫人们心中明白,这样的求签仪式不过是走走过场,太后寻个心理安慰罢了。今日一早太后发威:她对呈上来写着几位王爷名号的竹签不满,认定这几个竹签轻重不一,尤其写着“端王”的竹签最重、最不易被投中。聪明的太监赶紧将竹签进行了修正,写着“端王”的竹签已经修改得头重脚轻,太监们几经尝试,确保了此番“端王”被一投即中。  这位求签的太后是宋神宗的正室,宋哲宗的嫡母——向太后。前日是元符三年正月初八,二十五岁的宋哲宗暴病,弃大宋江山不顾,驾鹤西去。宋哲宗没有子嗣,也没有交代只言片语,唯留下空荡荡的皇室宝座。谁将坐上这高不可攀的龙椅,成为大宋朝的新皇,选皇重任落在了如今后宫的当家人——向太后的身上。  帝王家向来选新皇有看不完的重头戏,不是九子夺嫡的明争暗斗、就是众王争储的血雨腥风。当下的皇位之争波澜不惊,备选皇子羸弱,定夺的大权掌握在不问政事的太后手中。向太后心中虽有笃定的人选,但此人关乎祖宗基业,万一……  太后两日来心神不宁,于是上演了刚刚看似严肃、实则荒唐的一幕。  竹签上写着的这位端王是谁?他是艺术家、奈何生在帝王家的赵佶,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宋哲宗的五弟,令后人慨叹的宋徽宗。  徽宗赵佶不仅是艺术家,且吃喝玩乐样样在行。自小养尊处优的赵佶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对向太后极为恭敬,自父皇神宗死后,赵佶每日都到向太后的居所嘘寒问暖。其他的几位皇子或是年幼,或是不懂逢迎,向太后便把赵佶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前日里哲宗英年早逝,太后第一个想到的皇位继承人当然是赵佶。今日求签应证了赵佶乃天命所归,向太后赶忙召集几位重臣,明日在紫宸殿朝议新君事宜。  朝霞满天,宫廷肃穆。  向太后端坐紫宸殿内,几位大臣立于殿上。  太后清清嗓子,说道:“‘国不可一日无主’。众位卿家都是国之栋梁,自然颇具慧眼,只不过哀家看着几位王爷长大,最了解他们的秉性。端王德才兼备,是新皇的不二人选。”  几位知道端王赵佶与向太后关系亲近的大臣们,遂随声附和。  历朝历代不乏耿直的忠臣,宰相章惇站出来直言:“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向太后不悦,说话的音声拖得很长,严厉反驳道:“轻佻?那是才高遭人妒罢了……谁不知端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正是品学具备的人才!”  章惇摇头,冷言道:“端王沉迷于写字作画,算作附庸风雅;安排宫中太监宫女们组队蹴鞠,亦作强健筋骨;最令为臣忧心的是端王频繁出宫,因而汴梁城中流传诸多关于端王的奇闻怪事。太后深居宫中有所不知,坊间传闻令人咂舌。”  向太后的脸色更加阴沉,反问道:“谁人胆敢造谣生事?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储王。众位卿家难道不信先帝所言?”  太后搬出了至高无上的先皇话语,气势上震慑住了宰相章惇。殿内众臣趋炎附势,纷纷夸赞端王品貌出众。  朝议最终变为一人之意,众人同声:“愿太后定夺。”十八岁的端王赵佶轻松被推上了皇帝宝座,即将执掌北宋最高权柄。  向太后心满意足,认定端王会是盛世明君。她暗想:“哀家为斟酌新君人选,两日来寝食难安,斋星拜月祈问老祖宗,应天受命才选中端王。你们不服,那我就让你们看看此乃天命所归——”  当晚,向太后邀众臣来到司天监观天象。  监正官与监副官们齐齐观星望月,面色凝重,而后向众大臣讲述‘天机’:  “太后请看:东方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箕水豹、尾火虎、房日兔、心月狐七宿百余颗星,其形象好似苍龙腾空,此星象预示真命天子将大显神通……”  “近日五星出东方,国大利,运恒通,吉星高照之意……”  “下官也观五星同现,实属难得:岁星明亮,预示君长寿,民富乐,国安泰,四夷服;太白又名启明、长庚,与太阳同辉;辰星闪烁天下和平;荧惑与日月相对,出三宿,主大吉;而镇星在尾宿是难得的吉兆,明君降临……”  监官们用捧得不能再捧的腔调、玄得不能再玄的说辞,保护着头顶上的乌纱帽。  向太后得意地面向大臣,对天象一窍不通的大臣们看到太后喜笑颜开,频频应和着点头。  这一方其乐融融,怎知同是观星望月,寂静的山中,传出幽幽的叹息声!  千里之外,星月之下,仙风道骨的老者独立孤峰之上。他的目光深邃浩远,万点星光在他的眼中融汇成紧密相连的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  看似杂乱无章的星宿在他的心中如同天兵天将般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他的神思游走在其间,像是检阅士兵的将领。他的表情庄严肃穆,心海犹如明镜辉映着天空:  角宿十一星官为苍龙之角,主造化万物;  亢宿七星官为苍龙之颈,主天下的礼法;  氐宿十一星官为苍龙之胸,主天子之路;  房宿八星官为苍龙之腹,主天子之方;  心宿二星官为苍龙之腰,为布政之宫;  尾宿与箕宿九星官同为苍龙之尾,主后宫秩序……  “哎——”  老者原本肃穆的脸上闪现莫名的惆怅之情,他微微闭目,默默摇头。  “绕不过,终究是要来的。只是可惜了万千生灵……”  夜风中,老者久久矗立。  “虽是大势已现,星辰还在运转,也许仍有回旋的余地,”老者的眼中浮动出希翼的亮彩,“两个徒儿是会顺天应人还是会逆转乾坤,待有时机,一试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