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站在地畔,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让他心情愉悦。
可面对小冰河时代的到来,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干旱,是一个持续了明朝末期的大问题,不解决水源问题,即使土豆、红薯也无法在西北生长。
一本本图书被从图书馆召唤出来,粗略翻看一遍,继续下一本。
忙碌一个早晨,阶梯井三个字出现在朱由检的眼底。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打机井根本不可能实现,阶梯井或许是一个解决干旱的好办法。
南亚次大陆90%的降水都集中6至10月的雨季,而在西北干旱地区雨季时间就更短。
所以那里人常年缺水,便发明了阶梯井。
据说最深的一口阶梯井有三十米,
由3500个狭窄的对称阶梯构成,建造于九世纪。
九世纪?
也就是说,大明现在完全有能力建造。
兴奋过后,朱由检发现急需一位懂得地下水脉的师傅,便命令锦衣卫把人给找回来。
两天后,李若琏将三个农夫送到皇庄。
一番聊天下来,三人一辈子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给别人打井,经验相当丰富。
说干就干,朱由检先让他们在皇庄寻找水脉。
本来没抱多大希望,谁知还真被对方找到一处水脉,这下从工部找来的工匠全排了用场。
春粮刚播种完,佃户们基本都有空闲,朱由检亲自阵,把人都组织起来,开始修建阶梯井。
“王哥,听说皇庄要挖水井,是不是真的?”
“你没长眼睛,那么多人你看不见。”
“还真的在挖,那么大一个坑,是水井吗?”
“管他是不是井,能出水就行。”
“那可不一样,你也不想想,干旱来了,连河床都会干枯,一个深坑有什么用。”
“管他呢,反正又不要咱们出银子。”
“唉,好好的地挖这么大一个坑,作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