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金菊乘风(2 / 2)凤翎枝首页

她非常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姑娘才能让凤虞念念不忘了十年。

王笼绡不明就里,只好恭敬地应下。

眼见就快要到举办金菊宴的乘风院,谢蘅憋了一路的话,终是忍不住问出口:

“说起来有些冒犯,可本宫瞧姑娘也是位舞文弄墨之人,胡都督纵使再好,终究是一介武夫。敢问姑娘,当年择夫婿的时候,怎么没挑上一位翰林才子喜结连理?”

她问完便觉得失礼,其实她只是想试探一下,王笼绡究竟还记不记得当年和萧君虞之间的婚约。

尽管弄明白这件事情对她来说全无好处,可她就是想知道。

车辇中的时光忽然变得静默,就在马车在乘风院停下的那一刻,王笼绡忽然开口说道:

“长公主有所不知,武夫也有武夫的好。武夫最讲义气,你待他一分好,他便是剖开心肝也要还你十分好。”

她说罢,偏过头来清浅一笑,眉眼看似舒展,眸中却蕴着几分晦色。

随后她被侍女搀扶着下了马车,离去前犹不忘向谢蘅承诺,过几日会遣人亲自将画送到公主府去。

谢蘅点点头,目送王笼绡离去,这才发觉手心已是一片湿意。

都怪她心怀鬼胎、做贼心虚,这其中滋味,可真不好受。

今天的乘风院里处处以金菊做装饰,这般富丽堂皇的场面也只有宫里才能见得到,宾客们纷纷亮出名帖,在宫人的指引下去对应的位置入座。

除太后的凤座之外,往下便是太妃和公主们的位子,其中又以镇国长公主和靖国如意公主的位子为尊。

因而谢蘅往那一坐,想不显眼都难。

她的心情不佳,觉得菊花看多了便显俗气,乘风院中觥筹交错更是吵得脑仁疼,她索性就坐在位子上一杯接一杯地喝薄酒解闷。

期间,太后来乘风院短暂地露了面,虽然掩在纱幕后看不清容颜,但也足以令官宦贵胄家的女子们一睹当朝国母之威严

太后神龙见首不见尾,替她忙前忙后操办宴会的重任便落在了崔宝珠身上,两个月不见,宝珠愈发出落了,颇有几分独当一面的架势

几位太妃坐在一块儿小声地议论着,太后下帖子将这么多名门女眷请入宫里,约莫是想探探各家的底,再过几年皇帝的第一位妃子便该从这些人家当中挑选了

谢祯盛装出席,为前来参会的每一位女眷贴心备上了厚礼,瞧她在人群中谈笑风生的模样,谢蘅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毕竟谢祯一直都是拿捏人心的好手

…………

综上可见,谢蘅虽然在喝酒,但仍旧耳聪目明,将这些动向一一看在眼中。

但大抵是因为思虑过度,她的太阳穴又开始隐隐作痛。

她一把拂了杯盏,任由那只小小的白玉酒杯无声落在地毯上,想要趴在小几上好生歇一歇。

谁知此举却将一旁的宫女惊了一跳,尖着嗓子喊道:“长公主晕倒了,快传太医!”

这一喊瞬间令整个乘风院的氛围变得恐怖起来,谢蘅哭笑不得,正想开口化解乌龙,却见一名太医拎着药箱飞快来到她的身边。

可巧是位熟人。

于是她顺水推舟地往这位熟人怀里一倒,轻声吩咐道:“这里太吵了,带本宫下去躺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