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边文林,齐古,费乐分别负责,其他人就划分到这四部分,先把机构的架子搭起来。
王启还准备细化气运的价值,把一石气运铸造为一百枚气运币,扩大气运币的使用范围。
边文林这些人现在都算是他雇佣的,还得给他们发工资,要不然这些人才不会搭理他王启,工资月结,每月二十号,边文林一百五十枚,其他人一百枚,
能收获的气运,现在大致也可以判断出来,第一月十石,算下来王启还要亏一石半,也就是一百五十枚气运币,得他自掏私房钱把这个窟窿补上。
从第二个月开始,相信气运收支会开始逐渐平衡,缩小王启的财政赤字,至于开始盈余,估计到一年之后了。短期内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效果,和其他师兄弟也没有什么区别。
但他相信,在一年之后,他所获得的气运一定会倍增,从他之前在宗门和老爹那收集到的资料,经过他细致的研究和推断,气运其实随着人口和领民实力的增加而呈现指数级增加的,虽然证据有限,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说起这个,王启就想起玄天宗那帮长老们,推断证据不足,很大程度上就赖他们。
之前王启就仔细了解过培植气运弟子的晋升过程,结果发现,看护领民,培植气运。在玄天宗主要是由练气弟子和部分筑基弟子来干。
而长老在干什么?在当人贩子,把百姓租借给筑基,练气弟子,然后拿抽成。一些筑基弟子也学的有模有样,把百姓也租借给别人收租子。
毕竟,高级修真者大人是不会干这些琐碎的事情的,人家忙着练功,探秘,走亲访友呢。
所以,这个锅,长老必须背。
到了现在,玄天宗普遍的做法就是,只要领民多了,那就租借给下层弟子,不然,修真者老爷可照顾不过来。
这样干下来,据王启得到的数据,玄天宗治下,最多的一处气运培植区也就五万人,剩下的全都是零零散散的,即使地理相邻,在气运划分上也分属两个体系,但对气运来说,只有纳入同一个体系,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其实就相当于个个都是一个小诸侯,个个都是一个桃源村。
虽说气运一道以发展百年有余,但在王启看来,这些修后天气运一脉的弟子总是在反复横跳,老想着以先天灵气的方法修炼。静不下心来培植气运,探索适合后天一脉的修炼方法。
到现在,其实修气运和先天灵气弟子行事居然没事么差别,你战力不如人,你也跑去寻幽探密,然后被修先天灵气一顿胖揍。
再抱怨修气运一道是弱鸡,然后想往先天灵气那边跳,
在王启印象里,直到现在,玄天宗大部分人的认知中,没资源,没背景的人才来修气运。要有个好爹,早往先天灵气那边蹦了。
所以边文林其实也是个农家弟子,天赋不上不下的,同期比他修为高的还有好几个呢,达不到让宗门大笔投资的地步,权衡之下才选了这边。
此时,或许还想着资源攒够了,在往先天灵气那边蹦呢。
所以,王启选修气运一道,可着实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