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我在明朝开了个律所(2 / 2)小小师爷首页

“没说赏我点啥,万两白银之类的。”

“太爷的白银龙头棍你要不要。”

两人内心都替杨子君高兴,李慎就不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秦川还把自己整改县衙乱收钱的做法告诉了杨自荣听得杨荣是频频点头。

“也该整改了,随便收钱也不是长久之计,以后要出乱子的。”

“县里得立些规矩了,皇上可眼里揉不得沙子。”

“老秦啊老秦,你那大花酒没白喝,脑子都喝开了。”

“我就当是你夸我了。”

“对了,你要搞得那部门叫什么来着。”

“律所。”

隔天一早,县衙门口贴出告示,凡告状者必须携带由县衙出具的标准状词,状词由县衙律所处免费提供。

免费一词那是吸足了众人的目光,往常找秀才写状词不仅价格昂贵,还得受着书生的脾气。

如今居然衙门居然不要钱替他们写,一传十,十传百,县衙门口很快挤满了人。

有来写状词的,有来卖早点的,更多的是看热闹的。

衙役们到了时间打开了门,拦住了想冲进去的人群。

“稍安勿躁,想进衙门写状词,先拿号。”

所有人不懂什么是取号,但他们懂听衙门的话,一个个拿了张上面都是横杠和点的纸条

一根横杠代表第一批进去的人,点表示同一批的顺序,他们一下就明白了。

原来秦川知道明朝识字的人也不多,特意做了这种简单明了的记数方法。

衙役让第一批的人排好队来到了前院的一个房间前等候,只见门口工整地写着律所二字。

门口还有张告示,上面写着,交十文钱预约开庭时间。

审判完毕后,交案件涉及金额的十分之一,用于维持县衙律所办公。

如案件不涉及金额或未宣判,无需交钱。

众人一看又炸开了锅,以前是一贯钱才能判案,现在只要十文钱,乐得他们争先恐后去交钱。

屋内是两人在奋笔疾书写着状词,一个是干瘦小胡子,一个是痘印小胖子。

两人都是按秦川要求找的,大头的狐朋狗友,乡里富庶人家,终日无所事事,爱逛青楼的落榜书生。

他们只在上面写明了几个要点,少了长篇大论的呜呼哀哉。

这时的杨自荣焦虑地在后院走来走去,这可是他上任以来烧的第一把火,要是没什么效果,他在州府里就不好混了。

“怎么这么安静,不会出什么事了吧。”,杨荣忍不住问道。

“淡定,淡定,我秦川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秦川翘着二郎腿,吹了吹茶叶,品了口茶。

办公室十年狗腿生涯,他对这些再熟悉不过了。

中西方都验证过的现代化办公流程要是有问题,他可以原地去世了。

夕阳拉下帷幕,大头满面红光地跑了进来。

“杨大人,师爷神了。”

“快说说情况。”

杨自荣迫不及待让大头汇报着今天衙门内律所的情况。

“什么,你说今天收了十贯钱。”

杨自荣有些吃惊,这可是以前好几天都不见得能收到的额外银子。

这样下去,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不是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