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四章 临摹之异(2 / 2)制霸八零:天命福妻宠如命首页

“江老板。”温继开口,语气充满警告意味:“你应该知道,我请你们来是为了什么。”

江辰点点头,目光落在这幅《兰亭集序上,说道:“这是假的。”

温继原本以为他会跟沈明月对着干,谁知道没有。他笑了笑,开玩笑道:“你该不会也是凭感觉判断的吧?”

“当然不是。”江辰冷淡地说:“我曾有幸在故宫博物院见过冯承素摹写的神龙本《兰亭集序。各位应该知道,神龙本是流传至今的《兰亭集序摹本中最接近于原本的一个,至于为什么,大家应该都了解。”

毕卓来之前,是结结实实查过资料的,此刻为了卖弄,立马接话道:“神龙本是采用双钩填墨法,对着真迹摹下来的唐摹本,把原作的笔墨笔意表现得非常真切。王羲之的原本上那些破锋、断笔、贼毫的字都摹写得相当细腻,就连其中改写的那几个字也显示出了应该有的层次感。而且,我们能从神龙本上看见王羲之书法中神清骨秀的艺术风神。”

“是的。”江辰淡淡地冲毕卓点了点头,“所以,要判断是否真迹,以神龙本为参照物,是最可信的。而据我判断,这里这个,应该是一幅临本。”

岳志成神色凝重地问:“何出此言?”

“古人有言:‘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江辰解释道:“所以,书法中的临摹,临,容易感悟到古人书法中的笔意,而摹,更容易学到字的间架结构,而失其气韵。这两个孰优孰劣我们暂时不做评论,但临帖,有个很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笔随心动,是很难做到跟原贴一模一样的。”

顿了顿,江辰接着说道:“《丹铅总录上说:临帖如双鹄并翔,青犬浮云,浩荡万里,各随所至而息。就是这个道理。哪怕临帖的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学习、临写一幅字,也几乎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要知道,就连王羲之自己,因为太过喜欢《兰亭集序,后来也曾在喝酒后重写《兰亭集序,但出来的效果差了很多,再也达不到当时那幅字的水准。因为环境、心境、思想、气魄都不同了。连王羲之都做不到的事,试问还有谁能做到呢?

“温少想要验证的话,可以让人去故宫博物院多拍点照片回来对照,最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拍,就能看出其中的区别了。”

沈明月接着说道:“史书上记载,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酷爱书法,练习书法极为刻苦,曾发誓书不成,不下楼。他的一生都在研习祖上王羲之、王献之二圣的书法,可以说,应该是最接近二者的人。这幅临本笔法精研而潇洒舒朗不足,更符合智永一个出家人的心境,所以,我怀疑,这是智永当年的临本。”

沈明月这么说,有两个用意。一是堵死了岳志成的反对意见,智永是王羲之的后人,自然能找到跟王羲之一样的蚕茧纸和鼠须笔,可能连印章都有,表面的证据就不能构成证据了。二是表明这幅字虽然是赝品,但也很值钱,保证它不会轻易被人给毁了,不然她的罪过就大了。毕竟现在存世最早的摹本就是唐朝的了,智永的明显更为珍贵一些。

听他们两个这一唱一和的,温继和莫鉴都被说服了。而且,江辰和沈明月才大闹了一场,温继也不担心他们两个串通一气。

温继看向岳志成和毕卓,问道:“二位的看法呢?”

岳志成的神色有些尴尬,他毕竟是这四个人里面最有资历的一个人,却被后辈驳了观点,简直是明晃晃在他的老脸上扇耳光。但他又不能找出更有力的证据反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