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慢点走,咱们俩个不急啊,可千万别摔着你了啊,要不,咱娘可真要打我的屁股了,娘还说要饿我几顿呢,我可不想挨打挨饿咧。”
肖末拉着一脸懵懂,四处看新奇的清清,嚅嚅地叨叨着,一副紧张兮兮的小模样,跟在父母亲及兄长的后面,向着自家的田地走去。
肖清穿来的日子,是这里的千延纪元1216年7月15日,7月15,,这是个特别的日子,是这里所谓的修罗日,一个阴月圆满的日子,民间称之为鬼节,据说,这天的阴气最盛,是各路小鬼出来遛达,走亲访友的节日。
这里的气候与前世的南方差不多,只有三季,大致地分为春、夏、秋。每季有四个月,一个月三十天,一天又分十二个时辰,一年仍然是三百六十天,这些都与前世的记时方式没有什么差别。为了方便写作,只好如此设定了。
肖清在努力学习语言和适应生活中,度过了当地一个最为盛大的节日,千延纪元1217年元月元日的新元节,相当于肖清记忆中的春节。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元月里,从一日到五日,都是节日,是这里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盛大节日,每个季节的头一天,都是节日,一月一日,新元节,五月一日,夏至节,九月一日秋至节,每个月中的月圆日,就是十五这天,也是节日。
节日里,人们可以去赶集,走亲访友,欢聚一堂,饮酒娱乐,放松心情,除了这些公众所知的大节日外,应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还有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特别节日,那就是因地域不同,而特别设定的节日了。
这里的人们,每天吃两顿饭,早饭大约在辰时早地八九点钟,晚饭则在申时大约在下午四五点钟,如果中间饿了,就吃些糕点和水果来充饥。人们习惯在卯时,天刚刚蒙蒙亮时,下地做一个时辰左右的农活,然后回家吃早饭,吃过早饭再出去劳作。
现在是千延纪元1217年2月16日辰时,通往自家田地的路上,两个小娃手拉手东张西望地闲逛着,不时地遇着村中的过往行人,肖末乖巧嘴甜地与相熟的人们不停地打着招呼。
“哟,这不是二小子和清清吗?听你娘说,清清能开口说话了?咦,怎么不叫人呢?”
这是一位农妇模样的妇人,中等身材,黑黑壮壮的,穿着一身黑衣,衣服上面满是折皱,有些瘦小紧身,裹得像只大黑粽子,满眼闪着好奇的星星,咧着一口大黄牙,从后面赶上来与二人搭讪。
“二大娘,清清是会说话了,就是不爱对外人说啊。”肖末小朋友很诚实地回道。
“什么外人啊?我可是你们的二大娘,快过来,清清,来,叫声二大娘听听,二大娘晚时给你烙大油饼吃。”妇人见肖清眨巴着一双大眼睛不吱声,打算用美食来诱惑。
“二大娘,你真好呀,我最爱吃大油饼了,嘻嘻,最好放多多糖的油饼啊。”
肖末小朋友被大油饼深深吸引了,吧哒着小嘴,露出一口嚅米般的小白牙,笑得见牙不见眼,那馋涎欲滴的样子,差点流出一串晶莹的哈喇子。
看着二大娘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清清在心里面对她翻了一个大白眼,一看这女人就是个正宗的八卦女,清清不愿意搭理她,权衡再三,为了肖末娃儿的大油饼,肖清终于在二大娘的期待的眼神中,羞涩地开口了:“二大娘。”声音小的堪比蚊子叫。
“呵呵,清清真的会叫人了啊,这眼神,哎哟,看着,哦,真清亮,好啊,好啊,看来,清清真是启智了啊,也算是老天开了眼了吧,呵呵,只是,可惜了呀。”
妇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说了一句令人讨厌的话中话,满意地大踏步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