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正式开始,系统提示:“日常任务已刷新,任务目标完成本日学业,达成奖励经学 1,治国 0.5。”
任务面板于李承乾的脑海中突然显示。于此同时,李承乾注意到,在日常任务下方,还有一个任务。
李承乾一边取书,一边询问系统:“‘成为太子’,这也是任务?”
系统:“是的,这是宿主本阶段的史诗任务,成为太子将获得海量奖励。”
李承乾脑海中也找到了关于“太子”一事的记忆,不知是历史记载的问题,还是这个世界的差异,在这里,贞观元年的李承乾还不是太子。
像史书一般,往年十月,李世民确实有意立李承乾为太子,但是却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加之李承乾的确年幼,此事便暂且压下。
李承乾笑了笑,收起心绪,回身道:“今日可是还讲《论语》?”
长孙尚名为侍读,实则李承乾的开蒙导师,所授为《孝经》、《论语》。这二科也是唐代皇子的必修课。
长孙尚也取过《论语》一卷,点点头道:“不错。殿下经圣人点化,可对《论语》有甚新的感悟?”
李承乾微一思索,想起曾经在学校学习的经历,道:“我以为,《论语》二十,便在一个‘仁’字。”
长孙尚微微侧目,九岁孩童有此见解已是难能可贵,不过毕竟是孔圣点化,也当有此境界。
他进而问道:“何为‘仁’?”
李承乾翻开书,道:“爱人而已。”
长孙尚点点头,赞赏道:“殿下进境可喜。论语通篇已为殿下讲过,今日便从其中思想路线着手,谈其中‘仁’之道。”
长孙尚从孔子的经历开始,逐步讲解。
李承乾的心神渐渐沉浸其中,才意识到,这位两千年的圣贤,岂是凡俗。后世多有人往孔子身泼脏水,这实是天大的曲解。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的思想路线是升的。
其时人多信天,以天意定人心,而孔子在这方面的路线是唯物的。他也讲天,却是自然之天,价值之天。
孔子不信天命,而是由自然之天,笃信时命,但是他强调“知其不可为而为”,就算时命不济,也要努力践行仁道。
孔子把仁与命分离,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通往道德学说,最后发展出自己的治国理想。
命—仁—德—治,乃是孔子的思想路线,是一种升的伟大思想进路。
像很多人一样,李承乾学时对儒家的许多观点不以为然,但是此时听长孙尚一一讲来,他才能结合到时代背景、思想境界,顿时有了不同的感悟。
儒学强调仁心善念,修身以德,持之以恒,将自己的善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向外投射,是一种勇猛精进、积极进取的伟大学说。
李承乾心醉其中,长孙尚也说的兴起。
长孙尚自幼精研儒学,其中也颇有造诣,远不是后世寻常语文老师能比的,出浅入深,让人心醉神驰。
长孙尚先是欣慰,喜见皇子终于转性,肯下功夫用功,而非以前那般敷衍。
到了后来他甚至忘了眼前这是个九岁孩童,说的兴起,见李承乾能领会,一时旁征博引,所讲内容渐渐深奥。
中间曾有内侍进来,话都未说,就被两人撵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