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个二战史,亚洲区域包括倭国军队在内,步兵武器的现代化水平普遍不高,火力(自动武器、重型炮火、)比起欧陆更加无从比拟。日陆军在亚洲的横行,基本可以说是“矮个子里挑高个”。
那么,人多势众的华夏军队到底差在哪里,导致江河破碎,神州几乎陆沉?
第一个差距,民族意识混乱
刚刚经历过军阀混战的华夏,政坛混乱,各方军阀建立的政府来回交替,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导致民众对国民政府的认同度不高,国家民族意识不强,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尊崇宗族为主体的基层统治,对政府是谁并不关心,也无从适应。而倭国从清朝侵占朝鲜开始的甲午战争以来,鬼子在对华的军事行动中几乎没有败绩可循,与沙俄在华夏东北日俄战争的胜出,更是极大地强化了在华的霸权形象,再加在倭国留学归国的例如鲁某人之流的民国版公知、文人有意无意的宣传倭国先进形象,淡化甚至丑化华夏的民族意识,所以直至金陵事件发生之前,华夏国民的全面抗倭意识并不高,认为又是两个军阀在争夺霸权,对战争普遍厌恶,军民士气低下,无法适应高强度的血战。
第二个差距动员水平导致士兵素质低下,拉壮丁无异于掺沙子。
战争前期,鬼子的士兵在心理优势之下士气高昂,训练充足,而华夏士兵成分复杂,除了中央军的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等几个德械师的成员受过真正的现代化军事训练,其他前身为军阀部队的杂牌军骨干主要是部分受过过时的、被戏称为“排队枪毙战术”的战列线战术训练的旧式前清新军成员,以及各类地主阶层的团练成员,混杂着更多被“拉壮丁”拉来的农夫,这就是当时华夏军队的主体。
杂牌军虽然战法过时,军官多为草头班子,但是毕竟在军阀混战之中见过血的老部队,然而与鬼子的对碰之中并不能发挥出百战老兵应有的对战场的适应能力,反而显得相当死板甚至适应能力极差(朝鲜的战斗之中,华夏军队就发挥出了老兵多的优势,全军下迅速适应了美军的强大火力与海空优势,并且找到了与之对抗的办法,例如夜间行军、近距离潜伏、坑道作战、反斜面战术,渗透战、冷枪等。与抗战初期的华夏军队的死板与愚昧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导致这种死板与不适应的弊端在于军阀混战时代留下的简单粗暴的动员方式——拉壮丁。
本身底子就不厚、火力差武器不全的军队,混入了纯粹被逼拉人头来当兵、只经历过不到一个月的军训,左右不分的农夫,这样的农夫还占了绝大多数,那么,战场的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举个例子,训练充足的鬼子,从预备役开始就会受到全套的现代化军事训练,时长充足之下,军事动作早就刻印到了下意识里,他们的基层步兵单位,在进攻的时候遇到敌人的火力点突袭,会熟练地寻找掩护避免被杀伤、然后队形展开,正面火力掩护,两翼同时包抄夹击试图拔掉挡路的火力点,呼叫炮火支援。
而混入了壮丁的华夏军队,进攻或者行进途中一旦遇到火力袭击,立刻就会乱作一团。现代军队对士兵的要求是听到枪声两秒钟之内要趴下,一分钟之内要找到合适的掩体,然而,这些壮丁要从被火力袭击导致惊慌失措之中清醒过来想到趴下,至少要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绝大多数都是不顾炮火横飞,直挺挺地转身想跑导致伤亡惨重,偶有胆大的胡乱开枪反击,更大的几率是打中自己人。底层军官做得最多的不是训练士兵、指挥作战,而是弹压乱成一团的溃兵。
长德会战之中,驰援长德的暂编第十师八千人马,行进途中被日第三师团两个联队以机枪火力袭击,部队迅速崩溃,师长孙明敬亲自揣着机枪带领骨干组织反击,不幸被己方溃兵冲乱,数小时全军覆没,孙明敬身重四弹以身殉国,年仅三十八岁。
稍被埋伏便整团整师覆没的例子多不胜数,死于“猪队友”手中的老兵更是比比皆是。导致这样的后果,落后的拉壮丁动员方式功不可没,此等动员方式会不断地害死战场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见过血的老兵,然后再补充新的未经训练的壮丁进来,这就是一个血液不断稀释的掺沙子过程。部队越打越弱,所幸,倭国摊子铺得太开,他们的老兵几乎都丢到了太平洋战场,所以这是个比烂的过程,有了太平洋战争的放血,鬼子的素质明显烂得比华夏军队快。
自己这支军队,有了生化人担任副官和基层士兵,算不草头班子,但是一旦掺杂被拉来的壮丁,后果如何刘壁不想试。所以他宁可花大价钱去用生化士兵应急,慢慢训练新兵,也不要壮丁充人数。
就在马文才纠结的时候,曹福临来了,带来了一个消息。
金陵要来人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