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大部分兵工厂本身仿造的武器口径也是来自这两个国家。前东北军流出来的武器都是仿倭国的,6.5毫米弹药为主,不过918之后日系口径枪支的主要生产地沦陷随即停产,散落在民间的弹药虽然也众多,不过也失去了补充的来源。
南方汉阳造等武器,德系7.92步枪弹为主,包括中正式步枪,民24式重机,捷克造zb26,这些主要武器都是dé国步枪弹口径,至于德系7.63手枪弹,早在开战前就已经随着MP18冲锋枪和毛瑟C96“盒子炮”的泛滥而烂大街了,总之,不管是手枪弹还是步枪弹,德系的弹药非常好搞,几乎各个大小兵工厂都在生产。
最重要的是,刘壁最眼馋的MG-42机枪的前身——MG-34轻重两用机枪,口径正是7.92步枪弹。
至于日系,本身刘壁就嫌弃倭国人,加日系步兵装备也没什么出彩的,歪把子轻机枪和92式气冷重机还有被戏称为王八盒子的十四年式手枪都在后世论坛的《二战十大烂枪排行榜》榜有名。
那就不用再考虑,选dé国货。
冲锋枪,刘壁比较感兴趣的有已经面世快30年,因此便宜到一个大洋能生产6把,批量生产每6把耗时7秒的MP-18——7.63口径版,有效射程150米,这个价格还是dé国原产的,选项里面还有天朝仿造的版本,大大的三个红字提示——质量差,演了一把官方黑。比起原版有效射程缩水了50米,足足三分一,枪管耐用程度也远远不如原版,只有800发的寿命,比大炮还娇气。原版的保险本来就不好用,仿造版的更是磕一下就能走火,扳机要不要好像影响都不大。一个大洋能生产惊人的20把,20把批量制造的生产时间居然只要5秒钟。没错,5秒钟生产20把,纯粹是卖废品。
但是这里的便宜是基地价的便宜,全新的dé国原版MP-18在黑市里至少能叫价20个大洋的,随着77事变爆发,乱世将起,隐隐还有继续升价的趋势。
还有性能略好但是也略贵的MP-28Ⅱ7.63口径版,说是略贵,一样是十几年前的老货,一个大洋生产4把,4把批量生产耗时20秒,很显然,兵工厂里的武器都是最低一个大洋起批的。性能,有效射程提升到了200米,射速和准确度也提高了,更改善了MP-18容易走火的毛病,可靠了一点,射程也够用了。
冲着那200米的射程,刘壁果断选择了MP-28Ⅱ7.63口径版,下达了生产400支的命令,花了区区一百大洋。订单刚下,生产线就开工了,像打印机出纸一样噼里啪啦地往外冒着冲锋枪,这场景略吊,虽然都是一些垃圾便宜货,但缺少武器的刘壁看着这一幕还是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