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正经的康王(2 / 2)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首页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屈平和鲁忌就各自出门。

屈平原本是想去城外碰碰运气,是否能和赵构偶遇。走到离城门还有远远的一段距离,就看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开进城里。屈平退立在路旁,看着这队整齐的部队经过身边,一个胡子花白老将军威武的坐在马背上,雄姿威武,给人廉颇未老的感觉。队伍大概三百人左右,两人扛着大旗,上书一个巨大的“宗”字。

屈平尾随着,看他们进了县衙,然后再没见动静。屈平和一些老百姓都想过宗泽将军是不是来查办刘清刘知县大人的,然而并没有,查办也轮不到军队来管。

屈平在县衙门口蹲了一炷香功夫,瞧见隔不多久就有三两个便装的男子出了衙门往四处奔走。屈平猜,这些人估计就是提前派出去望风守卫的人。

屈平正准备走,却见宗泽将军穿着常服带着刘知县领着十数人抬着一个空轿子往城门而去,于是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去。

屈平在靠近城门的街道茶馆外坐着,要了一壶热茶,目光时刻关注了城门的动向。

从一大早坐到将近中午,城门来来往往了好几波人。终于,宗泽一群人骚动起来,从城门外进来了一个长相白净的小生和两个随从,众人赶紧接进了轿子,便往衙门里赶去了。

周围的百姓纷纷议论,这是什么人,竟能劳驾这强龙和地头蛇亲自迎接。要是去和谈的,必须撕了他不可。

民众们让他们上前线腿软,说起爱国来,那是嘴硬得很。

屈平知道暂时没什么好戏看了,便回去睡大觉。反正今晚的节目肯定会在聚仙楼上演,守株待兔便是。

聚仙楼里,萧露刚接到一个飞镖传信,说是大鱼已到。萧露烧掉字条,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坐在铜镜前细细地打扮起来。

才不要做亡国商女,隔江犹唱后廷花。

申时过半,两顶大轿停在聚仙楼门口,刘褒领着人亲自迎接,刘知县躬身请下了白脸书生,宗泽自己从轿子里下来,脸色很不好看,看得出这非他所愿。白脸书生抬头欣赏了一下聚仙楼,说了一句很好,便笑着迈步领着头进了聚仙楼。

屈平在楼上将这些尽收眼底,看来这个白面书生就是康王赵构,小知县请吃花酒他也不推辞,看来也不是一个好货色。

此时聚仙楼里里外外每个角落都是护卫站岗。

赵构在上首落了座,其他人才敢各自坐下。座上早就摆上了美酒佳肴,赵构吃遍了山珍海味,此刻也不急着满足食欲,说道:“本王向北一路走来,满目皆是被金人战火破败的民屋,流离失所的百姓,本王忧心不已。本王虽贵为王爷,国难当头,理应比老百姓更身先士卒,更要能体会国破家亡的惨痛,辽国前车之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抵御强敌!”

一翻肺腑之言说的宗泽将军老眼含泪,若是皇上也这样想就好了。

刘知县说:“殿下所言极是,下官虽官品低微,自身又年老多病,若是金贼胆敢侵犯我县,下官必定身先士卒,与城池共存亡!”

一番话说得赵构心中甚慰,得此父母官,国家幸甚,百姓幸甚。赵构说:“宗老将军公忠体国,为国鞠躬尽瘁多年,本该是安享天年的时候,却还要舍身抗敌,本王此去若能全身而退,必要在皇兄面前呈报你的劳苦功高。”

宗泽将军欣慰道:“老身定会为皇上、为我大宋守好江山!”

赵构又说:“我大宋对文化的至高追求,举世共睹。听闻刘大人在百忙之中从战火中抢救出了一部古琴曲谱,实乃我大宋之幸,天下之幸,文化之幸,文化不死,名族不亡。”赵家人对文化的功效确实功勋卓著,赵构年少便聪敏好学,博闻强识,精通书法乐律、琴棋诗画。

刘知县招手,刘褒会意,呈上一卷羊皮曲谱,说:“这是小儿无意之中所得,小儿大粗人一个,识不得这宝贝,恰巧小店有一位乐女精通琴艺,她说这是唐朝陈子昂所作的平沙落雁。”

赵构兴奋道:“当真?当真是陈伯玉的平沙落雁?本王只闻其名,却并未有幸一饱耳福。不知你这乐女,可会弹奏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