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齐国的李斯也是没有急着去见齐国大王,而他有自己打算。他知道现在的国君是赵丹表弟齐王田健呢?但是田健做不了主,因为他才十几岁,有些年少,他爹把他基业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也是因为年少轻狂,所以现在的朝廷还是他的母亲君王后在那读掌朝廷大权,主宰整个齐国的黎民百姓。
历史上齐君王后也是有优点和不足之处,公元前265年,齐襄王死后,君王后的儿子田建即位。当时齐王建只有十五六岁,君王后辅政,“国事皆决于君王后”。从此,君王后登上了战国后期齐国的政治舞台,执掌齐国朝政达43年之久。
那么,君王后执掌齐国朝政期间,她都做了什么呢?
一是推邪事秦谨”的国家战略。战国后期,为了分化瓦解六国联盟抗秦,秦国丞相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与君王后推邪事秦”的外交政策不谋而合。对秦国来,韩赵魏是“近攻”的对象,而远隔千里的齐国则是“远交”的对象对齐国来,与秦国交好,就不会遭到强秦的攻击可保齐国安全,因此两国一拍即合,秦国不攻齐,齐国也不帮其他国家。可以君王后“事秦谨”的国家战略,使齐国得到了暂时的太平,“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40多年无战事,齐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国人免受战争之苦,但是,这一战略却是错误的,因为君王后忽略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其他国家是齐国的防火墙,一旦其他五国被灭,齐国也就独木难支了。这也是君王后死后齐国被灭国的原因。
二是智解玉连环,展现了君王后的机智果敢。据战国策记载,秦王曾派使者拿着一件环环相扣的玉连环送到齐国,让君王后“解此环”。君王后在“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的情况下,立即果断地拿起铁锤将玉连环击碎,机智地解决了秦王提出的难题。可见君王后敢于超越常规,想人之不敢想,为人之不敢为,有着超乎常饶智慧和胆识。
三是在长平之战中不援助赵国,致使赵国战败。长平之战中,赵国缺乏粮食,赵王请求齐国援助粮食,但君王后拒绝援助,最后赵国战败,45万赵军被活埋,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削弱了六国抗秦的力量。在这件事上,君王后不借粮给赵国,一是怕得罪秦国,二是为了报五国灭齐之仇。虽然事出有因,但在战略上,还是体现出了君王后的短视和狭隘。
四是重用娘家人,体现了她的孝顺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