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玉面狐狸(中)(2 / 2)皇权决首页

但是,转念一思,便觉不对,太子久居宫中,以他的为人行事,怎么会让外面的人这样视死如归告到宫里来。然而,能让太子和宇文辰都这般袒护的人,那就只有……栗家人!没错,正是栗家!

想到这里,阮清依内心真是“呵呵哒……”

便没好气的评价了一句:“你们还真是亲兄弟!”

说完,就起身,用手使劲地拍了两下衣服身上的灰尘,直接走人了。

任宇文辰一人,独坐深思。

这夜里,寒风悠荡,阮清依躺在逸风斋的床榻之上,翻来覆去,左思右想,越想越替殷九歌感到惋惜。

次日一大早起来,阮清依就迫不及待的去了后山洞内去看望殷九歌。

此时石洞外的天气,有些阴沉沉的,冷风扫着落叶,还伴着幽幽“呜呜……”之声。

阮清依坐在洞内的石头上,不时的瞟观着、打量着殷九歌的神态。心中揣着思,琢磨着:我这话该怎么说呢?

殷九歌瞧着,阮清依这一副心事重重、有话想说却又欲言又止的样子。打破沉默说道:“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阮清依在心里掂量了一番,打量着殷九歌的神色,揣着小心思,说道:“呃…那个,你老这样待在这里也不是个事,你可有别的打算没?”

“在下麻烦到你了……”殷九歌细琢磨了一下阮清依话里面的意思,想着这些天来一直让人家一个姑娘家的照顾着,神色有伤的说道。

阮清依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吧…你这样待在宫里,上见不到君王,而且也不安全……”

阮清依的确不在乎多照顾一个人,因为,反正在宫里闲着也是闲着,只是……

殷九歌大致明白了阮清依的意思,心有沉思,看着地面,默不答言。

阮清依想了想,又犹豫、掂量了一下,接着劝言道:“其实,我…虽然不知道,你究竟为何事要见君王,但是我大概能猜个一二”。

说到这里,阮清依又特意观察了一下殷九歌的神色。这才继续言道:“虽然说,东宫太子殿下乃是嫡长子,国之储君,但是只要他还未稳坐朝纲,他就一日不能让栗家出事。而且不光如此,其实即便你见到了陛下,实际上也无多大的用处,因为陛下是不会动栗家的,所以,你还是早点为自己做打算吧”。

不凭别的就凭你在宫中这么多天,任何一方都无动静,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殷九歌思绪冗长,淡淡问道:“你如何肯定面圣无用?”

阮清依的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冷笑,说道:“你不会以为你一个大活人在这里这么久,陛下都不知道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端王肯定也早就已经知道了,只不过,他揣摩到了陛下的心思,所以也就当做不知道,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殷九歌神色晦暗,心中沉闷,有苦难舒。眼中没了半分希望沉沉的言道:“为什么?”

阮清依想了想,心有沉重的言道:“其实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站在陛下的角度,他这么做完全可以理解。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动了栗家,那么太子殿下的位置可就不稳了,然而,一旦太子殿下地位不稳,那么就会引发诸子夺嫡。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陛下最不想看见的,也是最怕看见的。所以陛下绝对不会为了这么一件事,而去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你现在明白了吗?”

动栗家一人事小,引发诸子夺嫡,皇位之争,这事就大了……

泰康皇帝虽是皇帝,但也是父亲,在觉得明明能保全所有孩子的情况下,是不会愿意打破格局,冒这种风险的。

殷九歌听言,眼露几分凄凉,有些心灰意冷,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半分自嘲。

话虽如此,但阮清依瞧着殷九歌的那个样子,心里还是有些于心不忍,而且还担心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便又接着说了一句:“如若,你真心想告栗家的话,那就等太子殿下地位坐稳,再来面圣吧!我想那时恐怕又是另外一番境遇”。

就凭太子不想杀他灭口,就已经可以说明,太子是有几分欣赏他的,而且也或许是,太子也另有打算。

总而言之,识时务者为俊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殷九歌深思了许多,久久不语。

阮清依见,殷九歌这样沉默不语。心思着:大哥,您就从了吧!我是不会害你的,反倒是您再这么待下去,知道你的人越来越多,保不齐就有哪个妄想搅事的想利用你生事,到那时太子不想杀你也得杀你了。更何况,宫中还有栗家,搞不好他们就会除去你灭口。

殷九歌见,阮清依面含焦急、忧心。想了许久后,目起长思,问道:“你们宫里的人,小小年纪都看的这般透彻吗?”

阮清依有些愧不敢当,偏过头,用手挡了一下脸庞,心中觉得实在是当不起这句话。片刻后,这才回道:“其实,我这算不得啥”。还不都是宇文辰提醒我的,再说了,也算是多看了几眼史书吧!

殷九歌看着石洞外无际长空,萧风萧瑟,心思良多,沉吁了一气,由衷的感谢说道:“多谢!”。

是不是出于善意提醒,殷九歌还是能够判断出来的。

阮清依向来不在乎别人的多谢,坦率的言道:“你不必谢我,对我而言,你保住了命,出了宫,能好好的活着,那才是在谢我”。

殷九歌顿即明白了阮清依的意思,忽然站起身来,正重的朝阮清依长揖一礼,沉重的言道:“姑娘,大恩不言谢,但愿今生还能再见到姑娘”。

阮清依深思了一下,起身言道:“我只要你能好好的活”。那见与不见又有何要紧!

话了,阮清依心思了一番,郑重的向殷九歌回了一礼,便急急离去了。

阮清依相信殷九歌已经听明白了,他是聪明人,他知道该做出何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