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年(2 / 2)科举之锦绣首页

周文一想也是:“这行事手法,至少得是个成年人才行,你最多只得罪了学堂里的启光他们,不是我小瞧那几个小鬼,他们还真没这个本事!”

锦绣心说,那可说不定,这次你还真猜错了。

嘴上安慰他:“阿文哥你别着急,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爹肯定也知道了,这件事就交给大人去处理吧,说不定这就是他们大人之间的事呢,我只是殃及的池鱼。”

周文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找不到证据。

于是只能被锦绣“说服”了。

锦绣也很满意自己现在总能“说服”人,而不是用拳头解决问题。

满意的两个人转头各做各的。

周文继续私下联系武官的师兄们,想探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锦绣听到寿管家和爹爹的对话,对这件事一清二楚,同时也没放在心上,继续读书。

楚师父的武馆二十三后闭馆,楚师父要回府城过年,回去的时候刚好和自己堂姐楚子玉先生结伴而行。

两人预定好今日午后启程,和元家发往府城的一批货一起走,人多安全。

因此,中午要给两位楚师父践行,兰娘和元老爷两位主人家带着几个小辈一起,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顿饭,大楚师父临走再三对自己的学生出绣叮嘱:“布置的功课每天按时完成即可,不可懈怠,等到年后匆匆完成任务,也不可为了年节放心玩儿,就早早地一次性写完,需知,学习知识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所以,要过年了,所有人都很开心,只有出绣一人噘着嘴闷着头,每日要在全家人的监督下完成功课。

锦绣看小姐姐可怜的不行,于是主动提出:“要不你来我书房吧,咱们一起学习,刚好我每日也要看些书。”

出绣很高兴的答应了。

元老爷是不在意锦绣到底在看什么书的。

自元老爷知道自家宝儿在读书上有天分,一点儿都不像自己后,对儿子那种莫名其妙的自信又回来了,总觉得自家宝儿自己就能做到最好。

况且,元老爷曾经私底下对夫人兰娘说过:“老爷我当年就不是个读书的料,现在也不见得有多爱读书,所以还是不要瞎指挥了,我看咱儿子自个儿有主意着呢!再说了,咱儿子那可是上天恩赐给咱们家的宝贝,总不能比别人家的差了的!”

因此,自从锦绣有了书房,元老爷再也没关心过儿子到底在读什么书,也没想过,自家儿子就读了几个月书,才识得几个字?三百千读完了吗?书上的意思能明白吗?

只是一股脑儿的给儿子书房添东西。

也不管是什么内容,天文地理,农学水利,话本故事,不拘是什么书,只要带字儿的,元老爷都让人往儿子书房送。

锦绣也从没拒绝,都笑眯眯的收下了。

元老爷甚至添加了新的爱好,外出不管去哪儿,都要“路过”书铺一趟,然后“顺便”买点儿最近的畅销书带回家。

因此,不过短短半月功夫,锦绣的书架上已经分门别类摆满了各色书籍,看起来密密麻麻,颇为壮观。

元老爷那满是账本和买来充面子的四书五经的书架远远不能与之相比。

当出绣一脚踏入弟弟书房后,就被那高大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震惊了,小嘴好半天合不上。

随即就用崇拜的眼光看锦绣:“弟弟你可真厉害!听阿文哥哥说,你每天都要读书,我就不行了,先生布置的功课,我总是不耐烦写,听雪绣姐姐读画本子还行,正经看女四书就头疼的厉害!每次先生一读,我就想睡觉。”

这一刻,锦绣觉得自家老爹对自己的预判也不是没道理。

看看元家前面几代人,包括锦绣的太太爷爷,太爷爷,爷爷,父亲,再看看锦绣前面九个姐姐,统统没一个读书的料。

出绣小小年纪,已经颇具元家人特色,能将性情冷淡的先生气的花容失色,口吐芬芳。

元老爷大概是经历过太多这样的教训,早就麻木了。

因此到了锦绣这里,索性也没抱期望。

出绣不是第一次这样对锦绣抱怨,因而,锦绣还是那句话:“姐姐,你要知道,只有强者才能践踏规则,弱者只能吃透规则,利用规则,规则很多时候是束缚,但同时,规则也是一种保护。当你彻底明白女四书在说什么时,也就该知道在外如何行事才能让自己过的舒心自在。”

出绣噘嘴:“好啦好啦,姐姐知道啦!每次都这么说,怎么比阿文哥还能唠叨!”

锦绣:你当我乐意吗?要不是看你这么不求上进,我能如此苦口婆心?

这时门口传来声音:“说我什么呢?谁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