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二)(2 / 2)吾汉道昌首页

这句话果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将目光投射在二郎身上,这也难怪,依文治国的大宋,上上下下都以文事为荣,传说当今官家也是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一手字体堪当大家,要不是因为皇帝的身份,著作不能流落民间,加上数量较少,这才埋没,不然传到后世又是一位书法大家(艺术才华方面,虽以宋徽宗最著名,但两宋十八帝代代都才华出众。)。在主母和大多数人的意识中,也只有文人状元才是最有前途的。韩琦虽然还没当上宰相,也没说出那句彻底压到武人脊梁的“东华门唱名才是好儿”的话,但此风气已成为共识。

但她没有注意到,抱着杨武文的杨显仪因为他话语中对武人的轻视,笑容变淡了许多,武人就不能光大门楣?但并没有说话,静静的望着次孙。

摇摇晃晃还坐不稳的二郎,在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中,眼睛四处转动,最终选了一个散发香气的----一盒胭脂。这让她母亲脸色唰的一下变得铁青,朝杨武文的母亲狠狠瞪去,愤恨的目光再也掩饰不住。后者不知做错了什么,身子颤抖了一下,低下了头,显得非常的温顺胆怯。

杨显仪将一切都望在眼里,他眉头一皱,但终是没有说话。转过头去,看到杨武文,才绽放笑容:“类我,类我。”

武人出身的杨显仪身高八尺有余,魁梧强壮,而杨武文刚出生时就有八斤,当时还一度难产,如今刚一岁就生的比仅小他两月的异母弟弟大了一圈,身子看起来极为强壮,无怪乎杨显仪对杨武文如此喜爱,时常畅快大笑道“类我”。

通过杨武文的记忆,杨汉将这些都看在眼里,他面色复杂:杨府中祖父杨显仪是一家之主,有着军人直爽的性子,显然不喜欢妇人间的争斗,自然也不会过多理会。因为母凭子贵,他对杨武文的母亲关照有加,但常在军营中的他,哪里晓得妇人间的争斗有多厉害?

再说他能庇护杨武文的母亲一时,能庇护一世吗?

杨武文的父亲性子迂腐,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妻妾间的事情更漠不关心。他甚至不如父亲杨显仪心思通透,或许从来都没有察觉过。

杨武文的母亲骨子里是个小妇人,或许因为婢女的身份卑微惯了,即使生下杨家的长孙,后者更获得一家之主的喜爱,但并没有觉得自己就该趾高气昂,反而依然谨小慎微,从她面对主母的情形来看,显然畏惧异常。这个性格温顺,心思单纯的小妇人啊,即使生下杨武文,她也才十七岁。她以为自己不争不抢,默默的抚养着儿子长大就能安然无事,可是她不知道自己虽然微不足道,但她的儿子却让主母感受到了威胁。

更因为一家之主杨显仪不自觉的侧重对待,加重了这种情势。

主母不用说了,她才是正室夫人,她生下的儿子才是嫡子。丈夫虽早在与她成亲前就与婢女有染,那个低贱的女人虽然生下了杨家长子,可那又怎么样?不过是庶子而已。古往今来,庶子何时受过待见,又如何与嫡子相争?可是让她愤恨的是,公公却一反常态,对那个庶子的喜欢反而多过了嫡孙,连那个低贱的女人在杨府中地位也水涨船高,虽然依然驯服,但她如何忍得下这口气?

杨汉看到这里,一切都明白了。

杨武文的母亲虽然是个婢女,地位卑微,但因为有一家之主撑腰,地位随之水涨船高,哪怕她从来不在乎这些,心思单纯的她眼里只有儿子。可是她却削弱了主母的威严,她的儿子以庶长子的身份反而压过了主母嫡生的两个儿子,更得到祖父喜欢,这让主母愈发不快。

杨显仪在世时,主母忍而不发,可是等杨显仪去世,杨武文母亲没了人撑腰,地位一落千丈,备受主母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