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觉得,如果刘备有袁绍那样的家世,他一定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这样的人混,总好过跟袁绍!
可惜。
他却是忘了,自己与刘备乃刘氏子孙,身份地位要比袁绍高出太多。
“混蛋,不就死了几万士兵吗,居然那么不给本盟主面子,他要走,便让他走罢!”袁绍听了刘岱的话,面色更是难看,这刘备,居然把他与那些泥腿子士兵相提并论,
嗯,或许,在刘备觉得,那些泥腿子士兵,比他这个盟主更重要,只是袁绍不愿意承认而已。
刘备、戏志才、公孙瓒休息了一夜,次日便率兵离开,浩浩荡荡,不带走一丝云彩,不过,带走了盟军发放给他们的诸多将士。
刘岱在一旁看得直撮牙,那些粮食,起码有三分之一是他的。
接下来几,袁绍一如既往的宴请剩下的诸侯们大口喝酒,大碗吃肉,顺便观看依然浓烟滚滚的洛阳,希望这场大火,能像汜水关一样,快一点被大雨浇灭。
又是一个礼拜过去,孔融、陶谦等人坐不住了,在这里有酒有肉,日子过的是挺滋润,不过,领地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回去处理,于是他们也开始收拾行囊,跟袁绍告罪一声,便启辰离开,返回自己的领地去了。
有一就有二,随着孔融、陶谦的离去,其他人也陆续离开,一个月后,只剩下袁绍、袁术、孙坚、刘岱四人。
袁术与袁绍通过亲眼目睹袁槐等饶死亡,算是关系有所缓和,所以袁术这次才会一直陪着袁绍等在这里,不过,看袁绍的样子,依然没有彻底接纳袁术,袁术心中便有些不高兴,看来有人人,注定是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这就让袁术想起刘备和曹操,特别是刘备,当年刘备进入洛阳,没多久他俩就成了好朋友,一起喝酒,一起嫖……
叹了口气,袁术告诉袁绍,日后若有什么需要,可以派人去汝南找他,随后便率领自己的人马离开了。
袁绍带着刘岱和孙坚依然坚守在洛阳城外,他相信,自己那么心诚,老爷一定不会辜负自己的,穿过玉玺一定是他的。
又是一个月,洛阳的大火终于在断断续续的雨水中被浇灭,袁绍心里美滋滋,立刻连夜带兵进入洛阳城寻找玉玺,可惜,找了三,一无所获。
袁绍心中有气,将这一切怪罪到戏志才身上,不过戏志才早已返回辽西,只能写一封书信去谴责戏志才出的馊主意,让他白白在这里浪费了两个月时间。
不过,信使离开没到一个时辰,便被袁绍重新派人去追回,不是袁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许攸告诉他,戏志才是他们对付刘备的利器,现在还不是怪罪他的时候。
而起刘备,讨伐董卓虽然虎头蛇尾的结束了,不过民间对于刘备的看法却是极其统一的一片赞美之声,破汜水、下虎牢、洛阳追董卓,这一切,都是刘备做出来的,老百姓们自然对他不吝赞美之词。
而作为盟主的袁绍!在有心饶推动下,刘备在袁绍军营痛骂他的话,被广泛流传,于是,民间对他倒是颇有微词,要不是袁家门生故吏遍布下,不定臭骂他的人会更加明目张胆。
闷声发大财的刘备,返回幽州后,先是用从董卓手上抢到的金银珠宝安抚了阵亡将士的家属们,看看居然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钱财,于是刘备大手一挥,再拨三分之一给田丰和荀彧,让他们继续大力发展幽州农商,接下来,他准备把目光放在草原部落,希望在董卓灭亡前,能有机会统一掌握草原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