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众将领命退下,各自前去准备。
王渊率一万骑兵连夜赶路,四更时分赶到刘辟大营三里以外一小山丘后隐蔽了起来,众将上山观察地形,见刘辟大营建于官道不远的一片空旷之地,视野辽阔,但也利于骑兵冲刺。
王渊说道:“一会我们主力自南向北发起冲击,子龙你领两千骑兵从左翼牵制,翼德率两千骑兵右翼牵制,我亲率六千人正面破敌。”
“二哥,还是由我正面冲破吧。”赵云说道。
“二哥三哥别争,俺去正面破敌,”张飞抢道。
并不是赵云、张飞抢功,而是带领骑兵冲刺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几次战斗王渊都以中间策应为主,并没有亲自带兵冲锋。所以赵云、张飞才不同意王渊亲自冲锋。
但王渊有自己的顾虑,骑兵作战靠的是速度,一旦失去速度优势,将会被步兵蚕食,所以带头冲锋的将领非常重要,自古率领骑兵作战的大多的猛将就是这个原因,高强的武艺能够快速打开缺口,如同在大坝上豁开一个缺口一样,缺口一旦打开,骑兵将势不可挡。
而越骑营却没有这样一个人,刘峻本来武艺平平,加上年纪已高,显然没有能力带领骑兵冲锋,赵云、张飞两人却属于不同系统,这些自来就是汉家精锐野战骑兵的将士恐怕很难服从,只能王渊亲自带领冲锋。
“就这么定了,两位不必相争。麻烦老将军居中协调,王和你协助老将军。”两军交战并不是带兵冲锋那么简单,要随时根据敌我双方的变化指挥前线部队做出应对。
在王渊的理解中,将领的作用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猛将:负责前线率兵杀敌,临阵决断,鼓舞士气。这类将领只要武艺高强的猛将即可胜任。(汉末三国时代的代表人物很好找,三国类游戏武力上90的都是代表)
第二种是智将:能够在兵团作战时居中策应,根据局势的变化以旗号、鼓声、号角等不同工具,发布命令,做出调整。这类将领需要精通阵法,能够临阵决断的智将才能胜任,这种人可以指挥偏师进行局部战争,也可以胜任地方守将。(汉末三国时代大多数智将都能胜任,比如:皇甫嵩、卢植、朱儁、西蜀五虎、五子良将、吕蒙、夏侯惇、董卓、程普、丁奉、李严等等经历了大量战争洗礼的将领都能胜任。)。
第三种是统帅:能够统帅三军展开大兵团作战、能够善用地形选择战场、决断攻守、分配兵力、知晓麾下将领才能、有计谋或者善于听取谋士的计谋做出决断、通晓战阵、能够居中指挥等等精通一切的战争天才。(这种人从古至今也是寥寥无几。汉末三国可以胜任的也就那么几个,曹操、周瑜、司马懿、诸葛亮等人。半成品有陆逊、曹仁、鲁肃、关羽、吕布、张辽、夏侯渊、孙策、等等一些人。)
更上一层就是善于合理利用这些人的人了,能够做到的也就那些开辟王朝的开国皇帝了。
骑兵一般都是号角传递信息,因为骑兵讲究效率,很难带大鼓出行。而旗帜对于一往直前的骑兵同样不适用,所以号角是最合适的工具。王渊对刘峻有点不放心,所以安排长期跟随自己协助指挥,性格稳重的王和协助指挥。
“各自下去准备,进入战斗位置,晨曦出现听号角发起冲锋。”王渊下了最后的命令,众将各自下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