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7章 玉玺(2 / 2)大明国榷首页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传冉魏。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三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世人都知道传国玉玺乃无价之宝,殊不知伴生之阴玉依旧埋与楚山之中。也许是机缘巧合,一只小狐狸得到了这枚阴玉,后功德福缘护佑,小狐狸开了灵智,便开始遁入人间,试图窃取机缘。

唐玄宗天宝年间,小狐狸口含一枚碧绿色小玉幻化成一只碧眼狸猫,最后来到了贵妃杨玉环身边。这枚碧绿色小玉便是阴玉之晶,然而小狐狸急于入世,道行不深,结果那块被地脉精华孕育数千年的玉石本体反而被她丢弃于楚山。

阴玉虽为阳玉伴生之物,但其作用却与阳玉相反,不仅不能保佑国之兴盛,而且有损耗国力、折损其主的作用,自从杨玉环得到了这只碧眼狸猫,大唐国运便急转直下,很快有了安史之乱,最终贵妃被众将逼死于马嵬坡前。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马嵬坡前,大唐所有的罪责由杨玉环一个女子完全承担。十几年的恩情,杨玉环将希望寄予玄宗李隆基,然而作为大唐的天子,一旦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与一名女子之间进行选择,玄宗毫无疑问的选择了权利。

在李隆基诓骗之下,杨玉环服下了毒药。李隆基告诉她,这只是假死的毒药,只要乱兵过去,自己就会将其救活,其实这都是假话,毒药便是真的毒药。

做为杨玉环怀中的碧眼狸猫,这些事情她都看在眼中,也许帝王家的衰败,没了镇压之力,小狐狸便幻成了贵妃的模样,代替贵妃假死骗过了众将。最终在日本派遣使者吉备真备的帮助下,小狐狸和杨贵妃乘船来到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