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山县毗婆子山。
“毗婆子”是粤西一带客家话对蝙蝠的称呼。
毗婆子山地处于粤桂地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上,这种奇特的地貌以桂省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闻名。
这种地貌下,山势崎岖,怪石嶙峋。由于常年被流水侵蚀,形成了遍布石窟的怪异山体,以及复杂庞大的地下河系统。
潘经理此时正带着几个随从通过悬索卡扣挂在毗婆子山的石缝间,石缝里不断有泉水滴下,几个人浑身覆满了污泥,加上被这刺骨的泉水一打,觉得浑身上下没一处地方好受。
“经理,这鬼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哇,天天就盲目的在山里爬来爬去,蚊子还多,脏活累活全干完了,我可太难受了啦。”其中一个随从抹了一把脸上的污泥,露出了那双眼睛,他操着一口台省腔的普通话道:“要不今天就到这吧。”
“日你三小阿,没找到东西,回去就挨老大狂扁吧。”潘经理此时和一起的同伴用上了家乡腔调:“干!你他吗以为我想阿?”
“我们打着扶贫的口号来帮他们建风景区来的,不然你随便挖当地的山,还不被以盗墓的名头抓起来蹲号子。”
“那东西是什么?”随从问。
“天知道啊······”潘经理违心的说道。
随行的一群人只有潘经理自己和老大派来的司机知道其中的内幕,其余的人都以为是来单纯寻宝的。
潘经理把头转向随从们看不到的方向,露出了一副深沉而劳累的表情。
本来找那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的东西就难于上青天,而似乎粤市的中央疾控中心又察觉到了自己的动向。
无论是资金,还是时间,都不站在自己这边。
他望向脚底几十米下热火朝天的工地,下面正在建设一块小广场。
这段时间,自己带来的几百号人蹲在这深山老林里,这里挖一挖,那里挖一挖,但是就是一无所获,除了破石头还是破石头。
可就在昨天,挖广场的地基时,挖出了一块雕刻着古越语的石碑,他在台北的时候就曾跟随老大专门学习过这种古老的文字。
石碑上的大概内容是——
而这块石碑的发现,意味着辉煌公司终于结束了茫茫的大海捞针的寻宝过程,也终于找到了宝物的线索——要找的东西就在这座毗婆子山里!
可问题又来了,这毗婆子山上,全是洞穴石窟,难道要把整座山都挖穿不可吗?这也太不现实了。
所以潘经理还是得亲自带人一个个洞窟寻找线索。
“我也是第一次来大陆,原来看新闻说,大陆农村都吃烤田鼠,连榨菜都吃不起。”一个随从笑道:“没想到他们过的比我们还好。”
“你真的有够机车的欸,我来过好几趟了,建议你们去大陆东南沿海的大城市看看,简直比台北繁华了好几个等级。”另一个随从说。
“干完这票,经理不是说报酬是两千万新台币吗?我们也不回去了,哥几个拿着这钱去沪市等红酒绿去,怎么样?”
“我看行。”几个随从纷纷附和。
“够了,别聊了,想要钱就抓紧时间找东西,找不到东西一分钱都没有!”潘经理严肃的说。
“哦k的!”随从们想了想未来的好日子,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取下石缝中的卡扣,准备前往下一个石窟。
突然,众人头顶的一个石洞里发出了呜呜的轰鸣声。
“靠北啊,搞什么鸡毛哇?”
一瞬间碎石滚滚,几个随从连忙抱头紧贴山体。
潘经理抬头一看,头顶不远处的石洞突然蜂拥而出一道道巨大的黑影,黑影掀起的劲风将石洞两边的杂草都连根拔起,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马蜂窝被人捅了似的。
他定睛一看,那是一大群活人大小的······
蝙蝠!
潘经理冷冷的打了一个寒颤。
他突然闻到了一股重金属的味道,结合眼前的怪象,他立马想到了——那面秦镜就在头顶的洞穴里,因为这是熟悉的水银的味道。
“兄弟们,准备上,我知道那东西在哪了!”
——
“这他妈是什么啊!”赵玉堂大骂。
“会不会是和蜡像魑有一样冥照的另一种魑?”陆鹤之问道:“它们的冥照能让它们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