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怎么办?
所有的少年少女都在想这个问题,而其中一个年级稍微大一些的少年则淡淡的开口道:“如果是我,报喜不报忧,实在没有喜可报,就尽量把能送回去的东西送回去,再继续努力打拼,总有一天可以把家人接出来。”
这,难道就是桐的哥哥的想法?
他们思索了一会儿,觉得换成自己,十有八.九也是这样的。还有两个则觉得,真混不下去了就回家呗,难道家人还会把自己赶出去?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对待事情的看法也不同。桐的哥哥或许还有其他的情况。”姜戟伸出手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你可以试着给你哥哥写信,别写那些让人倍增压力的东西。就写一点家常,比如山上的红果很好吃,我们发现了竹林的好处,笋子烧肉可香这一类的。你还可以把你做的竹篓之类的东西托人给你哥哥送过去,让他知道你们在家过得也不错,不需要把一切的压力都担在肩上。等到机会合适,你可以跟哥哥说想出去看看,然后征求哥哥的意见。”
小姑娘桐闷声闷气的说,祭司爷爷也是这样说的,但是,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哥哥收了她好几封信,却只送了一点东西回来,也没有回信。
“那就想办法去看看。”
姜戟从来就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你不小了,完全可以独自出门,跟随商队也好,跟着其他人也好,照着你跟哥哥留下的地址去看看,亲眼所见的才是真实的。但是去之前你一定不能跟你哥哥透露这事儿,不然,要欺骗一个人的办法太多太多了。”
说到这里,少年们七嘴八舌开始讨论起来。
他们都有一个踏出去的梦想,然而大部分人会在中途夭折,少部分人会去实行,更少的人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