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30:上行下效,风气之变(2 / 2)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首页

程卿为朋友们高兴。

爱情对程卿来说是奢侈品,她不能拥有,朋友们拥有了当然很好呀。

朝堂上有了女官,养在后宅的女眷们都蠢蠢欲动。

什么结伴踏青,进寺礼佛,开茶会,这些事干多了也没意思。

程卿三个姐姐,程慧跟着夫婿董劲秋外放山东,是自己搞试验田培育良种,最接地气的知府夫人。

程慈嫁了茂国公府的孙栩是武官,夫妻俩早从国公府搬了出来自己住,蜀王事败后,孙栩被调去了蜀地卫所,程慈平日里性子温柔,程家三姐妹她存在感最低,可关键时候她同样是说走就走,孙栩去哪里她就到哪里。

此时各地都有了女子办学的风气,只是大多不成气候,程慈心想自己干不了别的,好歹是程卿的姐姐,又有茂国公府的大旗撑腰,干脆也办学呗。

程家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程氏女不给人做妾,一般人家怕女儿被教左了性子,程慈顶着程氏女的身份,蜀地的百姓对她天然就有几分信任,愿意把家里的小姑娘送给她教。

程慈自己的学问不够,那就一边教一边学呗,更重要是她写信回南仪,要从南仪书院借两个夫子,娘家是给她撑了面子的。

南仪书院的名头着实太响亮,这学堂别说女眷们,就是蜀地的男子们也想进,就这样,程慈慢慢把自己的女子学堂撑了起来。

程慈的学堂里不学什么礼教规矩,也不学女红厨艺,程卿说过朝廷以后会开女子科考,程慈就按科考的标准去教,从南仪书院借来的夫子们要比寻常酸儒开化,而且程慈安排教授这些,没准儿是得了什么信,夫子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女子能不能科考先不说,就算是男子科考,要教授的内容现在都有了变化,当今天子登基后举行了三次大比,每一次录取的是什么样的举子,每一次的试题变化,授课们的夫子必须跟上时事,否则他们的学生就会落榜!

四书五经要学,可现在的天子喜好懂实务的官员,上面的喜好影响着民间的风气,以前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一套老黄历行不通了。

原来给官员当师爷,是完全放弃了科考的读书人会做的事。

现在能给官员当师爷,有志科考的读书人们都想试试。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懂实务,当然要去实践呀!

有些聪明的读书人,考中了举人后甚至会缓一缓,不着急参加会试,而是先去竞聘下师爷,再考进士。

官员养不起那么多师爷,举子们甚至不要薪酬代入后世的话,有点像读完了本科的大学生先工作两年再考研。

和程慈搬出了国公府,到了蜀地才能当家做主比,程卿的三姐程慜就爽利多了。

程慜嫁给崔彦,崔家上下都和程慜的胃口。

一开始崔老爷还管着程卿的香露生意,后来崔老爷去了西北做官,这生意也就丢下了。

崔彦倒是能管,但同样不合适。

程卿现在想的都是国家大事,早就不在乎这点小生意了,程慜就问亲娘柳氏她能不能管,柳氏哪会反对。新启八年,程慜把香露卖到到了海外,欧罗巴那边的贵族们都不洗澡,体味重,很需要香露来遮盖体味,而且欧罗巴人还很喜欢东方的丝绸和瓷器。

程卿说的太对了,大家很不必在大魏争来争去,外面的世界太大了!

至于程卿的性别秘密。

对外人还是秘密,对至亲之人早就不是了。

这也是程卿三个姐姐们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的推动力。

程家的门楣,是靠程卿撑起的。

可笑她们以前还觉得男丁鼎立门户是理所应当,全家都把担子压在程卿身上,但程卿并不是男丁啊!

她们错过了太多,现在不是在弥补程卿,同为程家女儿,程卿能行,她们也不能太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