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十二 佳偶(2 / 2)殷勤梦首页

秋闱其实就是乡试。一般在八月进行,所以也称秋闱。本省考试应该是在宁州,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原来是因为家里有高考生,难怪气氛这么古怪了。

不过吴老爷今年也三十几岁,最少也考了有十来年了,还这么小题大做。

宛之很有些不以为然。

这位吴秀才的故事,宛之其实早有耳闻。

吴秀才年少家贫,但因相貌俊秀且是个读书种子,被宁州大户刘家看中,不仅支持他读书,还把家中的小女儿许配给他,嫁妆自然也是相当丰厚。

一开始吴少年倒是也挺上进的,婚后第二年就从吴少年变成了吴秀才。

只可惜之后的运道却总有些不好,乡试上屡试不第,刘小姐进门三年还生不出儿子。

圣人都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吴秀才也不是那爱色之人,从不流连烟花之地,也看不上什么戏子花魁之流,只把从前邻居的女儿纳了做个良妾。

全是为子嗣计。

但是计来计去的,夫人加如夫人到底也只生出两位千金。

虽然人都说女儿是爹爹的小棉袄,但是连穿两件,吴秀才也觉得甚热。

如夫人体谅夫君难处,日夜勤勉,只想再给吴家添一位万金郎。

只可惜,天不从人愿,好不容易怀上一个,千般小心万般在意,可还是在生产时大出血,母子俩都没保住,闹了个一尸两命。

吴娘子也是世上难寻的贤良淑德之人,见与自己共侍一夫的姐妹去了,不光伤心的一个月吃不下饭,还特意请了宁州有名的风水先生另找了一块极有后福的福地作为阴宅。

吴秀才感激夫人的情谊,两人感情更胜从前,堪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夫人教养女儿,打理家事,夫君刻苦攻读,以求高中。

等到吴秀才做了吴举人,再做吴进士,就可以编成个话本子,教导世人了。

宛之见了吴娘子先说吉祥话:“下月贵府老爷秋闱得中,您可就做了举人娘子了。到时候可不要忘记再照顾我的生意啊。”

吴娘子淡定微笑,“做不做的成举人娘子却不是我说了算,不过像陈姑娘手艺这么精湛,我怎么舍得不光顾你。“

口气云淡风轻,真的全不在意。

宛之点头,整个下午直至告辞都没有再提及此事一句。

全副精神都放在吴府要做的衣服上。

吴娘子对春秀说:“到底是名门出身,识分寸,懂进退。更难得的是没有一点落难小姐的刻薄相。”

春秀答:“陈姑娘待人确实客气有礼。”

吴娘子温和道:“可惜命太苦。真是可惜了。”

宛之自然不知道吴府主仆在讨论她的命数,她满脑子都在想着直缀、道袍、襦裙、褙子,连怎么走回家都想不起来了。

回到自家巷口,她被孩子们的笑声惊醒。

程茵茵被宛之邻居的小朋友围在当中,又是说,又是笑,十分欢快。

晚霞在此时也正好映照在她脸上,肤色如玉,皎映霞光。

宛之走过去。

程茵茵和小朋友们都朝她笑着打招呼,这时候宛之也看清楚为什么程茵茵成为孩子们的焦点。

原来她手里提着一篮芝麻糖。

那糖应该是黑芝麻混合麦芽糖制成,黑芝麻看起来颗颗饱满又有光泽,泛着奇异的甜香,而且程茵茵十分周到的都切做一指头长的小片,方便食用。

宛之忍不住也拿起一片来吃。

入口酥脆,醇香甜蜜。

“真好吃!”宛之赞叹。

程茵茵十分骄傲:“这可是我的祖传手艺,当然好吃。”说着她把剩下的芝麻糖都分给小朋友,打发他们回家。

她把空了的篮子塞给宛之。

“我没想到你这里居然有这么多毛毛头,只好先给他们吃啦。我知道你高风亮节,不会和小孩子们争嘴吃的。”

她笑得很开心。

但是宛之却心里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