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到了济阳,刘贺派人在市集里求取鸣叫时间很长的公鸡,同时,又在半道让手下够买积竹杖。这些都是为了讨个吉利。
昌邑国,春秋战国时期为邑,秦时便在这里设置了昌邑县,归属于东郡管辖。汉高祖六年,昌邑人彭越被封为梁王的时候,选择在定陶定都,而昌邑县就属于梁国。
汉景帝中元六年,梁孝王死后,汉景帝也许是出于愧疚,也许是出于削弱梁国的目的。他立即下旨将当时的梁国分成五份,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山阳王,而昌邑城就成为山阳国的都城。
九年之后,刘定便病故,而他因为无子,山阳国封国被废,改为山阳郡,暂时被纳入朝廷管辖,这一年正好是汉武帝建元五年。
天汉四年,汉武帝改山阳郡为昌邑国,封其第五子刘髆为昌邑王。刘弗陵出生后,刘髆便被遣到自己的封地,他在位只有十一年。
故此,昌邑国在青州刺史部,但是,金知蝉知道此国将来会交到刘髆的手中,便一直没有安排金系官员到这里上任。
昌邑国就如同胶西国一样,在整个青州刺史部里,其经济和人口一直都处于相对非常落后的位置。
而刘贺即便是再如何不懂事,出了昌邑国,还在青州的地面上,他就不敢惹事,生怕惹恼了金知蝉。这个祖奶奶生气起来,那是连刘端都敢打的主。
当初,胶西国边境有很多百姓举家逃到东莱郡,刘端气不过,亲自带人到掖县,早上太守府,准备到卜家闹事,结果,金知蝉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带着自己的手下,追打刘端和他的随从们,根本没有顾忌刘端诸侯王的身份,居然将他们一直从城里追打出城外。
在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青州,进而是整个大汉王朝。
当然金知蝉也只是拿鞭子抽了刘端的屁股几下,并没有下太重的手。
可金知蝉的这种行为极大的羞辱了刘端,也让其他刘姓诸侯王大失颜面。
于是,这件事发生后不久,不仅是刘端,就连很多刘姓诸侯王都纷纷上弹章,请求汉武帝诛杀金知蝉。
当然,这里面的诸侯王,并不包括青州的胶东国和高密国,两国就在东莱郡边上,两个国王还得仰金知蝉的鼻息生活,根本就不敢招惹。何况,这两个国王也非常清楚,刘端为人阴狠,名声极差,而金知蝉在民间的声望非常大,又是汉武帝的外甥女,两相比较,就知道汉武帝会偏袒谁了。
果然,汉武帝将所有诸侯王弹杀金知蝉的奏章全都用一把火给杀了,之后不久,汉武帝居然又下旨削了胶西国一县之地。
这下子,所有刘姓诸侯王全都明白了,金知蝉扫了刘端面子,进而扫了刘姓诸侯王的面子,不假,但是,金知蝉本身也算是皇亲国戚,这就是属于皇家内部矛盾。自然不会影响到皇家的面子。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刘端大感憋屈,算起来,他也算是金知蝉的舅舅,可是,居然被一个小丫头片子打了一顿,于是,他干脆破罐子破摔。
自那之后,刘端因为怀恨在心。于是,他对封国内的钱财不再管理。
府库全都因为年久失修而破漏,甚至倒塌,这中间,因为腐坏损失的财物数以亿万计,最终也不加以收拾整理。
甚至于,刘端都不允许在他的封国内,收取百姓的任何租赋。
紧接着,更加离谱的是,刘端居然又全部撤除警卫人员,封闭宫门,只留下一门,从那里出宫游荡。
刘端屡次改换姓名,假扮为平民,甚至还跑到了周边其他的郡国去游玩。
别说,刘端的这种行为无意间暗合了西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
那之后,胶西国居然连年大熟,国中大治,百姓安居。
还有,刘端又派官员强行在封国内强行推广限田令,限田令的目的是把大中地主手中的田地收归公有,在将其平均分发给百姓。他可倒好,把胶西国所有土地全都收上来,全都归为己有。
被朝廷派来的国相及其他辅臣,有看不过眼的,或是向朝廷告发,或是劝谏刘端。可是,这些国相马上要么被刘端抓住了把柄,不得不下台,要么就是被刘端暗中派人毒杀。
不管刘端闹得多厉害,因为他是汉武帝的弟弟,只要不是反叛大罪,汉武帝都只能捏着鼻子任由刘端胡为。不过,因为这个时候,胶西国的封地已经被削减到了极限,刘端就算是再如何折腾,他能够产生的破坏作用也十分有限,故此,汉武帝只好忍了。
追打刘端的那件事便给了天下诸侯王一个深刻的教训,千万不能去招惹金知蝉,甚至是不能在青州境内非诸侯国地区胡作非为。
这不,除了青州地界,刘贺便故态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