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听我爸爸唱歌,跟着练习,在学校里参加各种比赛,但到现在,我自己的水平我也知道,恐怕这辈子都很难发行唱片,站上舞台去唱歌了。”
“在他教学生时,我也跟着学习,后来自己学会了打鼓,但我找了很多乐队,都是这或者那样的理由,回绝了我,我就算想找一支纯粹的女性乐队,都找不到。”说到这里,田曼怡有些失落。
“我知道你可能会说我还小,应该继续提升自己专业什么的,但我如果走乐器的道路,想要在娱乐圈成名,最终还是要组乐队,而不可能去各大节目当配乐手。”
“我的爸爸也和我说过,唱片公司极少会自己组乐队,都是出名后才被一起打包签约,但那些乐队成名之前都磨合过很久,很多甚至高中生就在一起搭档。”
“而且,他觉得乐队的贝斯手都不是好东西,也很反对我这么做。”
“我也不漂亮,又不滑稽,当不了演员去不了综艺,而且我对这些也不感兴趣。”
“剧场偶像的话,我和我爸在这里这么多年,里面什么门道都清清楚楚,我们两个都不会接受那种生活。”
“好在我跳舞还有点天赋,这两年有了一些跳舞的选秀,我对跳舞的兴趣也还可以,所以,我努力练习跳舞去参加选秀也没错吧?”
孟柏轻轻一叹,也确实没了言语。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没有过人的天赋才艺和背景资源,纯粹的普通人想走娱乐圈都很艰难,到后来,更是几乎靠选秀来推新人。
然而选秀本身更新迭代速度又非常快,某大数据统计过,选秀艺人平均热度只能保持七个月,过后还是会因为失去曝光,没有硬实力支撑而消失在娱乐圈之中,因此还衍生出了选秀专业户,在不同的选秀中来回跑。
田曼怡的想法,就是一个成绩一般般的女生对舞台有些执念,并且仔细研究了下自己有什么特长可以用的上,并一个个去尝试,比起大多数人无脑的往圈子里冲,单纯只是想红,确实显得沉稳许多。
成名是结果,不是过程。
孟柏也不可能说更多,一是两人没那么熟络,二是他自己也不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人,他同样奔着在舞台上唱歌跳舞大放光彩而来的,系统和他在这点上的意见都是一致的。至于附带的名利,那就是收红包时的使(搞)不(快)得(点)。
但因为四年后的那件事,虽然不知道其中更多细节,但孟柏出于被她这种韧劲打动,还是打算提点一下田曼怡。
虽然他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但系统那个提示“做的选择会造成影响”,还是显得意味深长。
“跳舞这件事……注意安全,尤其是保护好你的脖子……如果你要做事业,不要那么早谈恋爱……为什么不要那么早谈恋爱?恋爱当然会分心啊,你不是想要舞台吗……你要是还是觉得不行,那你就想想,是舞台更重要,还是一时谈恋爱更重要?”
田曼怡毕竟才十六岁,听着孟柏忽然如长辈一般絮絮叨叨的说法,还是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孟柏把话说到位也就放下了,至于其他的。
他不包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