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崔二回了房间,仍有些不服气的对着张巧嚷嚷:“你拽我干什么?我的话还没完呢。”
只见张巧眼睛一瞪。问道:“你想什么?狗嘴吐不出象牙来,我还能不知道你这张臭嘴。”
崔二很不服气,嘟囔道:“我问的是正经事儿!”
“你你的正经事,我听听!”张巧没好气道。
崔二直言不讳道:“我不就想问问我家少爷怎么的不是第一名。”
看着崔二不似作假的惊讶模样和不满意的程度,仿佛取得第二名的名次,真的是有一些侮辱了他家主子。
张巧顿时对他怒目而视,她就知道,这个浑人话不过脑子,杀伤力大的惊人。
你老兄还是照顾一下同屋住的这一些学子的心情吧,这一群学子除了明烽,当中仅一人上榜,其余的都名落孙山。
整个鹤山书院,加上何坚,一共今年就中了三人。
崔二这话实在太打击人了,出去不是给少爷他们招来是非吗?
面对如此不开窍的崔二,张巧珍怕他没头脑的话,给主家惹祸,赶紧有面提耳授的传授了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并警告他,不经过她的允许,不得随意张口议论主家的事。
崔二想了想这种转弯抹角的方式实在憋屈,句话还得私想半的风格的确不适合自己。
要让他这般一句话,还要墨迹三分钟,那么他宁可不话。
所以,一个劲的保证,自己绝对在外使劲闭着嘴巴,不随便开口讲话。
一场考试下来,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鹤山书院这一次秋闱考试的收获并不算丰厚。
秦安先生作为远近闻名的一代大儒,他们门下的这些学子们自然是,各地精挑细选后的青年俊才。
一行十几人,大家斗志昂扬的来参加此次的秋闱,结果只有三人榜上有名。
除了明烽和何坚是少年中举以外。另外一人已经三十好几,冉中年了,而且此次他也仅仅是在中榜名单当中,堪堪吊在了末尾。
实话,这一次他能榜上有名,几乎是出乎了他自己的意料之外。中举以后,他自己都是大喜过望。可以想象,下一次会试,他还能不能继有这种超常发挥的好运?
等若干年后,他就算顺利走上仕途,若无较大的机缘,能在七品县官的位置上安稳到老,便已是积了大的福德。
还好,明烽这一次,考了一个第二名的名次。多多少少为书院挣得一些名声。
在返程的路上,何坚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感叹,此次自己是对书院有功的。不仅自己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把明烽这个坚定不参加秋闱考试之人,给忽悠来迎试,并取得邻二名的好成绩,成为这一次鹤山书院的门面担当。
到这里,他又有一些替好友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