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2 / 2)篱笆筑墙首页

沐浴在爱里的钱丽丽柔声娇句:“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喂,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就好!“

”那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结婚或者阿姨对你有什么期望?“廖凡追问。

”我妈只希望我找一个可靠的男人,将来结婚生子,她能过来给我带孩子!“钱丽丽细语呢喃。

”哦!那你对婚礼有什么要求吗?“廖凡话语更进一步。

”我想我们先谈两年再说结婚的事情,等我们有条件了,就可以啦!“钱丽丽敞开了心扉。

廖凡便以沉默代替了语言,这个结果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多好的女孩啊!廖凡在心里赞许。两人荡起了双桨,湖上泛着涟漪,恋人缱绻在爱里沉醉。

父母的疑虑被廖凡的几句轻描淡写打消了,也让父母对于钱丽丽的体贴顾大局的性子有了全面的认知,两位老人往心里更是涂上了一层蜜,女儿上名校,儿子找了个体贴知心的准儿媳,何愁日子没奔头。

两家人的走动也渐频繁,钱丽丽的母亲很是认可廖凡这个未来女婿,认为这个孩子有担当,也很实在。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它鬓白了老人的发梢,平添了少年的惆怅。廖嘉尔在大学选择的是经济系,大四的时候,因为择业跟父母产生了分歧,父母坚持让她回到老家发展,认为当上公务员不成问题,呆在家人身边也有个照应;而嘉尔想留在上海本地,在大都市找个外资企业上班也是不错的选择,有机会可以去国外学习,发展的空间更宽广。尤其是父亲,对于嘉尔这件“小棉袄”,从前是百依百顺,今天她的选择倒是出乎他的想象,一个女孩子家家,最终不都外乎结婚生子,这孩子上了几年的大学,思想有点邪乎。所有的争论最后都绕不过廖凡的表决,父母希望廖凡能劝说妹妹回家择业,而嘉尔认为父母的思想落后,如篱笆筑墙,束缚了她,不能尊重她的意愿。廖凡一直在心里是支持嘉尔的,他也征求了钱丽丽的看法,钱丽丽也认为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最终,父母得以妥协,嘉尔留在上海工作。

大四最后一学期,嘉尔在一家上海外资企业实习,也忙着毕业论文。“一碗香”面馆却要面临搬迁,市里刚建了个新的市场,这个老市场将面临拆迁建商品房,父母正忙着在新市场找店铺,廖凡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嘉尔,嘉尔建议哥哥放弃这个行当,从经济学来讲,一味地求安稳便会限制发展,她认为哥哥应该重新选择一个行业,有发展的行业,譬如广告行业、装修行业、服装行业......廖凡陷入了沉思,她也觉得妹妹的讲法是具有前瞻性的。当他把跟妹妹通电话的内容告诉钱丽丽的时候,钱丽丽非常认同嘉尔的讲法,认为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两人应该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去寻找新的起点、机遇。

当父母听到廖凡的阔论,气愤至极,一个女儿不着调,现在儿子也受到怂恿要去外地发展,简直离经叛道,父亲正欲拨打嘉尔的电话,想趁机将压抑在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尤其是嘉尔的择业拂了他的意愿,父亲一直耿耿于怀。廖凡抢挂了电话机,父子赌气,互不理睬,母亲跟钱丽丽只能夹在中间做工作。吃饭的时候,父子不同桌,父亲大为光火:“你们现在翅膀都硬气了,我还是那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廖凡的想法对于父亲来说如晴天霹雳,已然触碰了他心里最柔弱的防线,他认为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儿女呆在身边,对他来说就是尽最好的孝道。廖凡则如嘉尔同感,父亲是在用篱笆筑墙,老旧的观念,限制了他的发展,阻挡着他的出路,男儿应志在四方。而这两种观念分庭抗礼互不相让,便会激发矛盾。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父亲动员了所有的亲戚来劝说廖凡收回想法,廖凡很厌烦父亲的这套做法,就干脆躲在钱丽丽母亲家里与父亲抗争。如何说服父亲,廖凡同钱丽丽商量采取迂回战术,先从母亲那里突破,母亲的耳根子软,肯定容易“降服”。趁这几日市场在做搬家动员,钱丽丽和廖凡领着母亲去逛街买衣服,廖凡一个劲儿地劝说母亲,眼光要长远些,毕竟妹妹是学经济学课的高材生,她的建议肯定是超前的......钱丽丽也在一旁附和,并且动之以情,晓这以理,讲着她跟廖凡已经有了结婚的打算,需要一笔大的开支。母亲听到儿子跟准儿媳的结婚打算,直接戳中她的软肋,她认为自己和廖凡的父亲欠孩子太多,没有让孩子继续去复读高中,连孩子结婚的用度都成问题,她便以口头承诺的方式答应了这对“小冤家”,并且同意去做老头子的工作。

果然,父亲的软肋也被戳痛,他没有了硬气,也觉得这些年孩子为家里付出太多,孩子坚决要出去外面闯荡一番,也罢,说不定折戟沉沙,吃尽苦头便会折回老家,反正他有做热干面的手艺,女儿毕业找到工作,可以自食其力,就让儿子去外面看看世面呗,俗话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父亲有自己的“小九九“。

父母帮忙联系了一些亲戚,其中表舅在深圳组建了一个装修工程队,正缺人手,也正如嘉尔所说的,房屋装修以后会有发展前景,廖凡愿意从零开始学习房屋装修,等学会了,自己再出来单干,当然,这是心里最根本、暂不成熟的想法,暂时保密,不能让表舅知晓。

买了从武汉到深圳的火车票,廖凡便带着钱丽丽风风火火地闯荡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