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和尚摇了摇头,道:“如今的文人确实不够强大,但在上古时代,文人一脉十分兴盛,就算是武道也不及,那时文圣遍地,百家争鸣,昌盛至极,甚至在五大神州建立了皇朝,只不过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文圣全部消失,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百家开始没落,人族实力骤减,五神州纷纷大乱,后来三皇五帝崛起,将五洲的人族聚集在中神州,建了如今的王朝,可惜,这个过程中,百家只剩下了儒家,文道跌至低谷。”
方易听的入迷,没想到上古时代,文道曾那般昌盛,那将是怎样一个时代,想一想文圣遍地,那是何等景象,文道之繁荣,前所未有,若不是所有文圣突然消失,将文道击落,武道不会成为如今最强大的修炼之道。
“文道一途,从文徒、文师、文宗、文王、文圣、文皇、文祖、人仙,一步步跨进,而今能达到的文圣的寥寥无几,至于人仙,举世难寻。”
方易点头赞同,文道一路,如今确实不好走,从玉赫王朝仅有的三位文圣就可看出,文道的没落与难以攀登。
相比文圣而言,武圣就要多出许多,玉赫王朝的十大武侯皆是武圣实力,武臣一脉远远超出文臣。
“京都有三大文圣,平常鬼物不敢接近,就算鬼皇都不敢随意踏进皇城,所以即便文道没落,但文人的地位依旧极高,文臣镇压着玉赫王朝的气运,使万鬼不侵,武臣开疆扩土,保万世江山,一文一武,方为正道啊。”一眉和尚叹道。
“一眉大师,传说中,文圣一开口,便能震死鬼王是真的吗?”方易忽地想起了他曾读过了一本杂事录,上面记载着文圣的种种神奇。
一眉和尚点头道:“自然为真,文圣甚至比武圣还要可怕。”
“什么?文圣如此强大?”方易忽然发现自己有点小瞧文圣了,他还想着成为武者呢。
“上古时期的文圣确实很强,不过,如今的文圣却不行了,毕竟随着文圣的消失,一些古法、古籍也随之消失,文圣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一眉和尚解释道。
方易身为一名秀才,听到文道如今的境况,心中有些沉重。
文道的鼎盛,或许只是昙花一现,如今是武道的天下,以武为尊。
这一夜,两人谈了很多,方易请教了许多他曾不懂的问题,对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眉和尚与方易聊得投缘,直到天色渐亮,两人才赫然发现一夜悄然逝去。
此时,那半支烛台早已燃尽,剩下一小截灯芯。
最后,方易询问起般若寺的灭亡问题,那些武功秘籍都落入何人手中。
一眉和尚不语,神情发生了变化。
“般若寺的灭亡,有着太多的因素,成也它,败也它,到头来终究躲不过那一劫。”一眉和尚回答的莫名其妙,方易斟酌了好一会也没想明白。
“成也它,败也它,它指的又是什么?”
出家人说话总是玄而又玄,让人摸不到头脑,饶是饱读诗书的方易也不知道一眉话中的含义。
“小友你问起这些,恐怕除了好奇,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吧?”
“呃”方易顿时脸色一红,深是窘迫,随后认真道:“不瞒大师您,我想打听一本功法的下落。”
“哦?什么功法?”一眉和尚眉毛一挑。
“一本般若寺的奇书”
“易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