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议和而来!”程德玄停顿了一下,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两国交战,百姓生灵涂炭,将士们多战死沙场,实在有伤好生之德。程某这次作为使者,携带我大宋官家旨意,希望到这里跟吴国苏将军议和停战,让两国重归于好,互不侵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切,希望苏宸能够理解大宋的难处。
“议和停战?”苏宸淡淡地吐出这几个字,脸上古井不波,显然对此毫不在意。
在他的计划中,灭掉宋国、南北统一是必然的目标,所以,对议和停战并不感兴趣。当然,苏宸也猜到,这只不过是宋国的缓兵之计而已。他不妨顺藤摸瓜,试探一番。
苏宸说道:“如今我吴军占据了优势,对议和之事,并不热衷。宋国要停战议和,打算出什么条件?”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目光如炬,直视程德玄。
程德玄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威压,他抬头看了苏宸一眼,尽量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说道:“虽然吴军暂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我大宋西面和北面版图未动,还有大量人口和兵马正在调集。加上吴军无辜攻击大宋领土,属于师出无名,非正义之师,不得人心;孤军深入,粮草补给困难,长久下去,大宋必然能够反击,等到那时,吴军便也会败退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信,试图说服苏宸。
在场的吴军将领听到程德玄信口雌黄,在这里鼓吹大宋,说吴军会败退,都有些脸色不悦。
“胡说八道,大宋精锐都打没了,新征兵马如何能挡住我吴国的勇士!”太史昭忍不住反驳,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就是,大宋就要完蛋了。”
边展玉、李塞冬等年轻将领更是心直口快,直接爆粗口了。他们对程德玄的言论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对吴军的侮辱。
苏宸轻轻一笑,并不恼怒,只是言语冷淡地说道:“你们大宋灭南唐、灭荆楚、灭后蜀,哪一次是师出有名?好端端地就去进攻别的国家,沿途烧杀抢夺,入城洗劫三天,恶行累累。灭南唐时,润州塔内一万富户被联军活活烧死;灭蜀后,宋军在蜀地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导致蜀人起义不断,这都是你们宋军干的!”
“再看我吴军,所到之处,不动百姓分毫,还开仓放粮,救济贫困百姓,为当地患者公开义诊治病。还推行新政,免除一年赋税,保护百姓权益,这些可比你们宋国做得强十倍百倍。如果这不算正义之师,那你们宋军简直就是强盗之师了。”苏宸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讽刺,他的目光如剑,直视程德玄。
程德玄听完,有些怔怔说不出话来。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宋军所作所为,还真是有罪行,而吴军这样仁义,的确会得到百姓拥护。
苏宸继续说道:“目前吴军所占淮南、淮北之地,百姓现在都热烈欢迎。本帅这是顺应天意,欲统一南北,结束唐末五代的百年乱世纷争,这是大功德,你们岂能懂?”他的话中带着一丝坚定和自信。
程德玄感觉到了气势被压制,心中苦笑,这个江左苏郎还真是名不虚传。他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务艰巨,但也不得不承认,苏宸的话确实有道理。
“我大宋愿割地赔款,此外,大宋官家膝下还有两位待嫁公主,延庆公主、永庆公主,都到了适婚年龄,可择一配给苏元帅,从此跟吴国结秦晋之好!”程德玄直接说出了议和条件。
彭菁菁听到这句,顿时柳眉竖起,眼神中带着一丝杀气。
大宋要把公主嫁给苏宸,如果真的成了,大宋公主来到苏府,岂不是要破坏苏府的安宁?她如何肯干?
程德玄忽然间,感觉到浑身发冷,似乎一股寒气笼罩了他,心中不明所以。他环顾四周,却见众人皆无异样,唯有彭菁菁的目光如刀,让他不寒而栗。
但苏宸却微微一笑,不为所动,说道:“不必了,我这只有一句话,劳烦程大人带回给大宋皇帝。”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
程德玄惊讶地问道:“不知是哪一句?”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苏宸会说出怎样的一句话。
苏宸郑重其事地说道:“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
这是当初南唐李煜派去使者徐铉到大宋汴京求和,赵匡胤在金銮殿上对着徐铉说出了这句话,名传千古,拒绝南唐的求和。这一次,苏宸原封不动地送回给他,声音中带着一丝冷峻和决绝。
程德玄听到这句话,心中一震,他知道苏宸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大宋的议和条件并没有打动他。
——————
(本书终于过200万字了,之前因工作忙碌关系,这本断断续续写了四五年,拖得太久了,非常抱歉,好在故事已经接近尾声,即将大结局了。)